【教学设计】《刻舟求剑》(冀教)

【教学设计】《刻舟求剑》(冀教)

ID:41452550

大小:105.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5

【教学设计】《刻舟求剑》(冀教)_第1页
【教学设计】《刻舟求剑》(冀教)_第2页
【教学设计】《刻舟求剑》(冀教)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刻舟求剑》(冀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刻舟求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刻舟求剑》说明不懂得随着形势变化自身需要作出相应变化的“行”是失败的。两则寓言恰好对人的“言”和“行”做讨论,引人深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寓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遇事不要墨守成规,要随机应变,相信实际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能准确翻译全文;2、理解词义,能自己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理解“不要墨守成规,要随机应变”的意思;◆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寓言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同学们,我们在上一节课学过了《郑人买履》,说的是郑国的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在这节课,我们还会再看到另外一个愚笨的人,他的名字叫“楚人”,我们看看,“楚人”的故事会告诉我们什么。二、课堂准备,检查预习:教师出示幻灯片,学生了解作者及作品。《吕氏春秋》是一部古书的名称,传说是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的宾客们合编。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官至秦国丞相。扶植秦国质子异人进入秦国政治核心,异人继位,为秦昭襄王,

3、前249年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庄襄王去世后,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权倾天下。三、初读课文,体会感情:1、出示古文朗读的方法:(1)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3)读出感情。2、配乐朗读,要求学生纠正字音,划分节奏,感悟感情。3、学生再读课文,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其余学生评价。在读的过程中,翻译大意,找出重难点词语,小组讨论。四、品读,理解文意:1、分组讨论,理解文意。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文中注解翻译全文。(2)解决不了的问题组长记下来等待全班讨论。2、反馈交流,辨析重点。(1)出示幻

4、灯片,翻译重点句子。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释义: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你能试着说出来吗?叙述楚人丢剑和找剑的过程。原文: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释义: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你能说说后半段有什么含义吗?以议论的方式结束全文,发人深省。五、三读课文,品味探究:这则寓言说了一个什么事?有什么寓意?这则寓言写一个渡江的

5、楚人不慎将剑掉进江中,却在江边根据刻在船上的记号下水找剑。告诉人们: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结果。六、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刻舟求剑》;2、续写《刻舟求剑》的故事。七、板书设计:《刻舟求剑》只想到剑不行惑墨守成规,不懂变通没想到舟已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