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能否既真又假

命题能否既真又假

ID:4142888

大小:371.7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29

命题能否既真又假_第1页
命题能否既真又假_第2页
命题能否既真又假_第3页
资源描述:

《命题能否既真又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与争鸣命题能否既真又假—对逻辑与辩证法能否相容之思考曹飞(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哲学部副教授,西安710061)摘要:经典逻辑不承认命题能既真又假,因而与辩证法不相容。波兰逻辑学家卢卡西维兹提出的三值逻辑,在现代逻辑的研究中首次突破了经典逻辑的某些局限性。然而,也不承认命题能既真又假,因而与辩证法也不相容。辩证思维则承认命题能既真又假,而且,’其也遵循着强化的不矛盾律和强化的排中律等逻辑思维的一般规律。鉴于以上,某些特殊的逻辑系统与辩证法可能不相容,但是一般逻辑与辩证法是可以相容的。关键词:命题;真假;逻辑;辩证法;相容中圈分类号:B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一7408(2004)08

2、一0031一03一、经典逻辑及其与辩证法的对立“真而不假”,经典逻辑所谓的“假”(可称为命题能否既真又假?这是一个关系到逻辑与辩“经典假”)实际上是“假而不真”。在经典逻辑证法能否相容的重大问题。若命题能既真又假,一“真”与“不假”具有相同的意蕴,“假”与曳个命题的肯定及其否定就能同时为真,而存在着同不真”具有相同的意蕴。时为真的矛盾命题,也就存在着实际的矛盾。若命经典逻辑是可靠且完全的,它可靠且完全刻画题不能既真又假,一个命题的肯定及其否定就不能了以处于“此非彼、彼非此、非此即彼”状态的事同时为真,而不存在同时为真的矛盾命题,一也就不存物为外在对象的逻辑思维的规律,或者说,它可靠在实际的矛盾

3、。所以,一种逻辑,若承认命题能既真且完全揭示了人们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在非此又假,它就必然承认存在着实际的矛盾,从而与辩证即彼中对外在事物进行思维时所遵循的逻辑规律。法相容;一种逻辑,若否认命题能既真又假,它就必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经典逻辑是形而上学思维的然否认存在着实际的矛盾,从而与辩证法不相容。逻辑,它与辩证法是不相容的。然而,经典逻辑是不承认命题能既真又假的,经典逻辑适用于从现在的观点思考已经过去了不但如此,它也不承认命题能既不真又不假。在经的事情。陈述已经过去了的事情的命题,在现在其典逻辑中,一个命题变项能且只能取“真”或真与假的确是绝对不相容的,是非此即彼的:因为“假”二值之一。在

4、经典逻辑看来,命题的真与假对于现在来说,已经过去了的事情—就其已经过是绝对不相容地对立着的,非此即彼:真就不假,去了而言—只是事物运动的静态结果,因而是确假就不真;不真即假,不假即真。命题可能的真假定的、不可移易的。当人们把一件事情当作已经过情形有“真而不假”、“假而不真”、“既真又去了的事情来看待时,实际上就把该事情从事物的假”、“既不真又不假”四种。经典逻辑只承认前因果运动中抽离了出来,并仅将它看作事物运动的两种情形的存在,而否认了后两种情形的存在。经静态结果而不再把它看作事物进一步运动的原因加典逻辑所谓的“真”(可称为“经典真”)实际上是以思考,换言之,就是从静止的观点加以思考,于代性理

5、论评析[dl.中外法学,2002,(6).【川〔美l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71吴德星.论宪政的实质内容与形式意义【1l统的形成〔Ml.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天津社会科学,1997,(1).[121阿兰·韦特.法律中的社会学运动[Ml.[81赵世义.从科学分析到人文综合—中国坦波大学出版社(英文版),1978.宪法学通向成熟之路[Hl.法律科学,1999,(4).[13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l.北京[91莫纪宏.宪法程序的类型以及功能〔1l,政大学出版社,1998.法论坛,2003,(2).[141孙莉.德治与法治的正当性分析—兼及[101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

6、Ml.上海人民中国与东亚法文化传统之检省「Jl.中国社会科出版社,1988;154.学,2002,(6).万方数据探衬与争鸣是,形而上学的“此非彼、彼非此、非此即彼”就—的过程,也就是偶然性向必然性转化的过程,成为这种思考的特征。偶然性一经发生就纳人必然性的轨道。在偶然性向然而,经典逻辑并不适用于从现在的观点思考必然性转化的过程中,不但客观规律起着决定性的现在或未来的事情。从现在的观点思考现在或未来作用,人的自觉能动性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的事情,需要突破经典逻辑的局限性,创立不同于果将未来混同于过去,以面向过去的经典逻辑思考经典逻辑的新的逻辑系统。未来的事情,就势必陷人否认未来偶然性和人的

7、自二、卢卡西维兹的三值逻辑对经典逻辑的突破觉能动性的宿命论之中。如果以面向过去的经典逻为了解决亚里士多德关于未来偶然性问题,波辑思考未来的事情,而又承认未来偶然性和人的自兰著名逻辑学家卢卡西维兹提出了三值逻辑。对于觉能动性的存在,就可能陷人荒谬的逻辑矛盾之命题“明年12月21日中午我将在华沙”,他认为在中,流行的那些涉及未来的悖论(如“知道者悖讲这句话时,它既不真也不假,而是可能或不定。于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