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418782
大小:88.2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24
《中考复习专题资料-诗歌赏析8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八年级上册一.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干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思想内容】《七律长征》生动形象的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屮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画面】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江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炼字】1、“腾”突出了五岭的奔腾气势,“走”突出五岭的疾驰状态,衬托了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2、“暖”既写出了5月春暖
2、的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乂烘托了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寒”烘托了泸定桥环境的险恶,战争的激烈,反衬红军大无畏的英雄形象。二.《春望》唐杜甫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溉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赏析】1、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①本诗首联写作者春望所见,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首联是景物描写,融情于景,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遍地,草木丛生的荒芜衰败的景象,这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抒发了国破家亡的凄凉伤痛之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②“破”“深”写出了怎样凄惨的景象?“破
3、”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彖,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人烟稀少的冷寂荒芜的景象。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①本句的抒情方式是移情于物。表现手法是以乐景写哀景,面对破碎的山河,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更增加诗人的愁思。①情景交融在颔联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花鸟本是怡人之景,而诗人见之而泣,闻之愈悲,可见时局的不幸,这里诗人将悲情融于乐景,更加重了悲的抒情色彩。②“溅”“惊”是使动用法,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在景中寄了无限的伤感之情。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
4、金”赏析:千古名句。这两句运用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真切地表现了战乱屮人们思念亲人、盼望得到亲人消息的心情,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得。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之情。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赏析:①“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不胜簪“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亲之情。②画面: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己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③情感:诗句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5、杜甫诗有诗史之称,本诗折射出怎样的历史事件?抒发了诗
5、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安史之乱,表现了忧国思家、感吋伤怀之情。一.《泊秦淮》唐朝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赏析】1>首句两个“笼”字用得好在哪里?答:两个“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彖,写岀了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寄托了诗人的忧愁和感伤。2、“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及特点?答:画面:如烟的雾气笼罩着寒冷的水面,朦胧的月色映照着水边的沙滩。(一个“寒”字不禁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特点:迷蒙、冷寂。3
6、、“近酒家”揭示时间、地点,照应诗题,引起下文。4、本诗最后两句用的是曲笔,怎么理解?答:这两句表面上是谴责歌女不懂亡国之恨,一味沉迷靡靡之音,实际是在批评那些不以国事为重、贪图享乐的达官贵人,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忧国忧民)。5、诗的末句写《后庭花》,这在艺术手法上叫什么?答: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6、“犹”字的赏析:“犹”字意味深长,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的道路走下去的情形,以辛辣的嘲讽,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看对世道的愤慨。五、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
7、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赏析】1、首句塑造的诗人形象?答:①“僵卧孤村”描绘了诗人年老久病,无所作为的处境。②诗人形象:年老志不衰,渴望抗金卫国,收复国土的爱国诗人。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表达诗人什么样的的感情?答:作者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以梦境抒发爱国之情:由自然界的风雨联想到国家的动荡,由现实转入梦境,自然而巧妙,满腔爱国热忱化为豪壮的诗句。表现老诗人报效祖国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欲望。六.《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