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安徽省初中历史毕业学业考试纲要》...

《2012年安徽省初中历史毕业学业考试纲要》...

ID:41391104

大小:184.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8-24

《2012年安徽省初中历史毕业学业考试纲要》..._第1页
《2012年安徽省初中历史毕业学业考试纲要》..._第2页
《2012年安徽省初中历史毕业学业考试纲要》..._第3页
《2012年安徽省初中历史毕业学业考试纲要》..._第4页
《2012年安徽省初中历史毕业学业考试纲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安徽省初中历史毕业学业考试纲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安徽省初中历史毕业学业考试纲要》解读怀宁县育儿初中操小红《2012年安徽省初中历史毕业学业考试纲要》,(以下简称为《历史考试纲要》),是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我省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实际,在2011年历史学业考试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的。由于《历史考试纲要》是历史学业考试的命题依据,因此作为历史教师深入研究它的内容,研究它的显性与隐性目标,研究它与往年的异同,是做好历史学科复习工作,引导九年级学生复习迎考的关键所在。今年的《历史考试纲要》,目前我还没有收到,只是参阅百度文库等网络资源,作一点粗浅的

2、分析。与去年相比,有了一些新的调整,我现在看到的《考试纲要》只有编写说明、考试性质与目标、考试内容与要求等三部分。至于例证性试题、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等部分,我只能是根据历年来的惯例来加以说明。一.编写说明这部分主要说明了初中历史学科毕业学业考试的命题原则。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命题的依据是《课程标准》,而不是某一版本的历史教材。所以,教师不能只局限于对教材知识的把握,要有所拓展和补充,如:今年明确列入考点的:识记阿基米德的主要成就,在北师大版历史教材上这个知识点就没有涉及,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作出补充和拓展。其次,能力考查是考试的侧重点。这就告诉我们仅仅死记硬背是不够的

3、,理解才是关键。在熟悉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其实,题目的问法千变万化,就看学生能不能从问题中寻找有效的切入点,找到题目与知识的结合点,并对已有的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得出最切合题意的答案。再次,遵循新课程理念设计试题。历史考试还要体现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给予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这要求学生在考试中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表现出应有的历史责任感,不能有消极、过激的言论。二.考试性质与目标(一)考试性质。初中毕业历史学科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的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历史课程学习方面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科

4、学习水平的程度。其考试结果既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这就说明繁、难、偏、旧的试题在考试中不可能出现,钻牛角尖就完全没有必要,增加历史教学的灵活性倒不可忽视。(二)考试目标其一:历史知识再现。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再现并不是孤立的再现,是在一定历史情境下的再现。要注意前后知识间的联系,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比如:中共发展史上的两次转折性会议;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三次飞跃;资本主义大国的崛起历程和启示等重大历史事件;就需要我们在整体上去回望历史的时候作出正确的总结,而不是学一课应付一课,孤立去把握。其二,历史学习的技能、方

5、法的展示。这包括对历史史料的整合,历史图表的制作,历史与现实的比照,撰写历史小论文等,这要求我们在复习中合理训练,及时指导,才能促成学生历史能力的提高。其三,历史知识的感知和运用。这部分最为灵活,需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给出正确的作答。这一考试目标是依据《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有关学习板块的基本要求归纳整理而成。可分为三大类:1.考查学生学习中国史的心得体会。包括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对中国共产党伟大历史作用的认识等等。2.考查学生学习世界史的心得体会。包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对殖民地人民斗争历史的认识、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

6、同、吸收和尊重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开放态度、历史忧患意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等。3.考查学生学习历史的落脚点。这也是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之所在,所谓“以史为鉴”,落实到现实生活。包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等。三.考试内容与要求这是依据《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并结合去年历史学业考试情况制定的。由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部分组成。(一)知识与能力。这部分规定在保持与去年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对考查知识与能力学习目标的要求作了较大的变动。它是今年《历史考试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复习迎考的重要依据,也是历

7、史学业考试命题依据。对这一内容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有三方面:1、重视考试水平的规定。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和“教学建议”对知识与能力学习的不同要求,按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进行考查。2、把握识记、理解和运用的含义。A、识记:指能正确写出和判断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和史实,如重要历史人物、事件、文献的正确表述,对重要历史图片和历史地图的识别。B、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所学历史知识进行初步的总结和归纳,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作出全面、合理的评价,这是一个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过程,是历史技能和历史思维能力形成的过程。C:运用:指学生在识记与理解的基础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