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杰老师调理脾胃法治疗眩晕经验

李英杰老师调理脾胃法治疗眩晕经验

ID:41389214

大小:231.5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3

李英杰老师调理脾胃法治疗眩晕经验_第1页
李英杰老师调理脾胃法治疗眩晕经验_第2页
李英杰老师调理脾胃法治疗眩晕经验_第3页
资源描述:

《李英杰老师调理脾胃法治疗眩晕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中国中医急症2012年10月第2l卷第lO期JETCM.Oct.2012,V01.21.No.10李英杰老师调理脾胃法治疗眩晕经验木田红军1曹清慧2马艳东2指导李英杰z(1.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河北衡水053000;2.河北省衡水市中医院,河北衡水053000)中图分类号:R249.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745X(2012)10—1583—02【关键词】眩晕脾胃李英杰李英杰(1939一),河北省衡水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原河北省衡水市中医院副院长,第3、4、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指导国家“十一五”课题“李英杰临床经验、学

2、术思想研究”:“2010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建设项目专家”;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李老临床重视脾胃,十分重视脾胃在眩晕中的发病作用,认为脾胃虚弱是眩晕发病与病机演变的关键环节,或为病之本,或为病之标,但治疗总不离脾胃。现将李老从脾胃论治眩晕的经验介绍如下。1健脾扶正,化痰祛邪。扶正祛邪兼顾1.1立足脾胃辨证论治(1)脾气虚弱者,健脾扶正为主。若脾胃健运,纳化正常,则水谷精微得以输布,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则脑聪目明。李老认为,现代人多饮食劳倦,久之必损伤脾胃,使健运失职,胃不能纳,脾不能化,脾不升清,胃不降浊,升降逆乱,清阳不升则髓海不足,发为眩晕,浊气上蒙清空亦致头晕

3、目眩。故经常嘱患者要饮食有节,不妄作劳,以防眩晕病的发生与反复。在临床上见到“眩晕伴面色咣白,神倦乏力,心悸气短,遇劳更甚,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时李老往往从健脾人手,常选归脾汤、升阳益胃汤加减,屡用屡验。(2)痰浊中阻者。化痰祛邪为主。李老要求我们掌握《素问·经脉别论》篇“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理解水液的代谢过程与痰浊产生机制。李老指出“若脏腑的功能正常,水液能从正化。津血和调,则痰无由生”。盖脾主中州,职司运化,为气机升降枢纽,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能散精归肺,若脾阳不足,健运失职,则湿滞而为痰为饮。

4、正如《证因脉治》所云“饮食不节,水谷过多,胃强能纳,脾弱不能运化,停滞中脘,有火则灼炼成痰,无火者凝结为饮,中州积聚。清阳之气窒塞不通,而为恶心眩晕矣”。李老在临床上对痰浊治以二陈汤;痰热治以温胆汤、小陷胸汤:对痰饮则多治以苓桂术甘汤、泽泻汤。1.2典型医案张某,女性,28岁,2008年10月20日初诊。主诉:头晕恶心20d。患者缘于2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重如蒙,恶心,每日晨起后加重,自服养血清脑颗粒无效,刻下症:头晕恶心,食欲欠佳,心绪不宁,夜寐欠安,现经期第2日。体格检查:P70次/min,P110/80mmHg(1mmHg=0.133kPa),体形偏胖,余无

5、异常。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眩晕痰浊中阻。治以燥湿化痰,宁心安神.兼清郁热。方剂:二陈汤加味。处方:清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焦三仙各10g,鸡内金10g,$基金项目:“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1583··专家经验·生姜15g,栀子10g,菊花10g,蒲公英10g,当归10g,生地黄10g,益母草15g,酸枣仁20g,夜交藤15g;甘草10g。5剂,水煎服,每日1剂。二诊(2008年11月7日):头晕减轻,偶有恶心,气短无力,食欲好转,颈项部沉闷不舒,舌尖红苔薄白边有齿痕,脉弦细。予原方去益母草,蒲公英,生地加黄芪15g,太子参15g,葛根10g。共7剂

6、,水煎服,每日1剂。按:本案初诊痰阻邪盛。李老抬手即以二陈汤直取痰浊,以治标为主。待痰祛热清方进以益气健脾之剂标本兼治,很好地掌握了祛邪与扶正的节奏,这也是临床取效的关键环节。2重视脾升胃降,治疗不忘升清降浊2.1清升浊降则眩晕自愈李老临床特别重视脾升胃降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以及脾胃升降失常在人体疾病状态下的病理作用。脾胃为人体气机上下升降之枢轴,斡旋申气。即升脾降胃,升清降浊之法,实为调整全身气机之关键,无论是枢轴不转,还是升降失常,皆当以斡旋中气为要。李老认为升清降浊之机。在于中气之健旺,故执中州而驭四旁,使清升浊降,则眩晕自愈,故“健运中州以复其升降”,实为治疗眩晕之

7、大法。2.2典型医案夏某。女性,27岁,2008年12月19日初诊。主诉:头晕1个月。患者1个月前因劳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刻下症:头晕,恶心欲吐,肢倦乏力,寐差。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黄,脉沉细。理化检查头颅CT示:未见异常。中医诊断:眩晕,脾胃气虚,痰饮内停。治以补中益气,燥湿化痰。方药: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加减。处方:柴胡10g,陈皮109,党参15g,黄芪15g,炒白术15g,升麻10g,当归10g,钩藤10g,菊花10g,茯苓15g,酸枣仁209,夜交藤159,石菖蒲109,远志10g,生姜109,法半夏10g,大枣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