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学教学课件

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学教学课件

ID:41291069

大小:1.64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8-21

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学教学课件_第1页
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学教学课件_第2页
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学教学课件_第3页
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学教学课件_第4页
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学教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学教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北理工学院精品课程医学免疫学1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2细胞免疫应答是从初始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到分化成效应T细胞并将抗原清除的过程。概述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分为三个阶段: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阶段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效应性T细胞的产生及效应阶段概念3初始T细胞随血循环达外周淋巴器官,并不断在体内循环,以便随时识别进入机体的抗原。初始T细胞识别抗原肽后,活化、增殖并分化为效应T细胞,进而清除抗原及实现对免疫应答的调节,在免疫应答过程中,部分活化T细胞分化为记忆T细胞(memoryTcell)。概述4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第一节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第二节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

2、化第三节T细胞的效应功能56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免疫应答基本概念初始T细胞膜表面抗原识别的受体TCR与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特异结合的过程称为抗原识别(antigenrecognition),这是T细胞特异活化的第一步。TCR在特异性识别APC所提呈的抗原多肽的过程中,必须同时识别与抗原多肽形成复合物的MHC分子,这种特性称为MHC限制性(MHCrestriction)。MHC限制性决定了任何T细胞仅识别由同一个体APC表面的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78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一、APC向T细胞提呈抗原的过程外源性抗原在局部被APC摄取、加工和处理,以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

3、的形式表达于APC表面,将抗原提呈给CD4+Th细胞识别。Th细胞通过CK的产生与分泌,调节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内源性抗原,以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细胞表面,供特异性CD8+T细胞识别。CD8+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为效应细胞后,发挥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Tcell)的功能。9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二、AP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一)T细胞与APC的非特异结合(二)T细胞与APC的特异性结合初始T细胞进入淋巴结的副皮质区,利用表面的粘附分子(LFA-1,CD2)与APC表面相应配体(ICAM-1,LFA-3)结合,可促进和增强T细胞表面TCR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肽的

4、能力。上述结合是可逆而短暂的。为结合的T细胞再次进入淋巴细胞再循环。在T细胞与APC短暂结合的过程中,若TCR识别相应的特异性抗原肽-MHC复合物(pMHC)后,则T细胞可与APC发生特异性结合,并由CD3向保内传递信号,稳定并延长T细胞与APC间结合的时间,从而诱导抗原特异性T细胞激活和增殖。T细胞和APC表面多种协同刺激分子有助于维持和加强T细胞与APC的直接接触,这在细胞免疫应答的启动中发挥重要作用。10(二)T细胞与APC的特异性结合T细胞与APC之间的作用并不是细胞表面分子间随机分散的相互作用,而是在细胞表面独特的区域上聚集着一组TCR,其周围是一圈粘附分子,这个特殊的结构称为免疫突

5、触(immunologicalsynapse)。在免疫突触形成的初期,TCR-pMHC分散在新形成的突触周围,然后向中央移动,最终形成TCR-pMHC位于中央,周围是一圈LFA-1-ICAM-1相互作用的结构。功能:增强TCR与pMHC相互作用的亲和力;促进T细胞信号转导分子的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的激活及细胞骨架系统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从而参与T细胞的激活和细胞效应的有效发挥。11APC通过免疫突触与T细胞相互作用一系列免疫分子参与和调节免疫突触的形成及信号转导。12免疫突触形成第一阶段:接触面的形成,CD4/CD8分子在该阶段可稳定T细胞与APC的接触,为TCR-pMHC结合提供条件。ⅰ

6、免疫分子的相互连接13第二阶段即TCR-pMHC的移动:发生在第一阶段的约5分钟后,TCR-pMHC复合物向接触面的中央移动,与此同时,LFA-1-ICAM-1向周围移动。ⅱ多肽-MHC复合体的移动14第三阶段是免疫突触的形成:位于中央的TCR-pMHC复合物不再移动,在其周围形成由LFA-1和ICAM-1等分子相互结合所形成的环状结构,这种成熟的免疫突触可持续1h以上。ⅲ免疫突触的形成15第二节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一、T细胞活化涉及的分子(一)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APC提呈pMHC→T细胞→TCR特异性识别MHC分子槽中的抗原肽→CD3和CD4/CD8分子胞质段尾部聚集→激活与胞质段尾部

7、相连的酪氨酸激酶→CD3分子胞质区ITAM中的酪氨酸磷酸化→启动激酶活化的级联反应→激活转录因子→细胞增殖及分化相关基因的转录激活→发挥相应的功能T细胞的完全活化有赖于双信号和细胞因子的作用;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来自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来自APC表达的协同刺激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或配体相互作用介导的信号。16T细胞与APC表面多对协同刺激分子相互作用产生T细胞活化第二信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