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ID:4127446

大小:189.01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7-11-29

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_第1页
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_第2页
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_第3页
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_第4页
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心内科许勇慨述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内畸形之一,占25%;可单独存在,也可为复杂畸形的组成部分;分为膜部缺损(78%)、漏斗部缺损(20%又分干下型和嵴内型)、肌部缺损(2%又分流入道肌部和小梁区肌部)。后天性室间隔缺损由外伤和心梗引起,多为肌部缺损,极易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死亡率很高。诊断症状:先天性早期多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可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体征:胸骨

2、左缘3-4肋间全收缩期杂音伴震颤。随着右室压力增大杂音减弱,出现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辅检:超声心动图、ECG、胸部X线、右心导管、心血管造影。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案先天性VSD自然闭合率在21-63%,5岁以内闭合率高,5岁以上闭合率低。大缺损、左向右分流、肺动脉高压、影响生长发育、合并肺炎、心衰者不符合等待自然闭合的条件;不能闭合的先天性VSD和后天性VSD可选择单纯内科、介入或外科治疗。目前膜周型、肌部型、流入道型、部分嵴上型可介入治疗

3、。Amplatzer膜部VSD封堵法的适应症⒈年龄3-60岁,体重>5kg。⒉有外科手术指征。⒊距主动脉瓣至少1mm、三尖瓣至少3mm、最窄直径<14mm。⒋伴膜部瘤者瘤体未影响右室流出道。⒌轻至中度肺动脉高压无右向左分流。⒍外科手术后遗留的VSD影响血流动力学者。⒎合并其他能进行介入治疗的心血管畸形。Amplatzer膜部VSD封堵法的禁忌症⒈有自然愈合趋势者。⒉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和右向左分流者。⒊缺损>16mm者。⒋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不能行介入治疗者。Amplatzer肌部VSD封堵法的适

4、应症⒈年龄1-60岁,体重>8kg。⒉有外科手术指征。⒊外科术后残余。⒋急性心肌梗死/外伤所致、经内科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心梗在2周后者。Amplatzer肌部VSD封堵法的禁忌症⒈有自然愈合趋势者。⒉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和右向左分流者。⒊局部解剖结构不适合者。手术步骤⒈消毒铺巾穿刺靶血管置入外鞘管。⒉通过外鞘管送入导管造影并测量缺损。⒊送入相应导丝建立传送轨道。⒋沿传送轨道送入封堵器进行封堵。⒌拔管、局部止血。术后用药⒈抗生素3天。⒉抗凝:有少量残余分流者不用。低分子肝素3-5天。阿司匹林150m

5、gqd,儿童5mg/kg3-6月。法华令或抵克立得3-6月。并发症⒈与穿刺相关并发症。⒉一过性心律失常(早搏、短阵室速、传导阻滞)。⒊持续的传导阻滞。⒋心脏穿孔致心包填塞。⒌血栓形成/出血。⒍影响周围组织结构、功能。⒎封堵器移位/脱落。⒏残余分流致溶血。介入治疗的优缺点优点成功率高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并发证少不会留下手术疤痕缺点费用较高,但应用国产产品后费用将大大降低部分VSD尚不能进行介入治疗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