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展望

素质教育展望

ID:41177821

大小:45.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18

素质教育展望_第1页
素质教育展望_第2页
素质教育展望_第3页
素质教育展望_第4页
素质教育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素质教育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素质教育展望  中国德育的弊端之一是对于核心价值或终极价值问题的实践和理论上的回避。“价值无根性”的弊端已经导致了德育实效上的“实质性低迷”。走出德育“实质性低迷”的关键之一是实现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正确连接,建立道德学习主体的价值内核。(一)目前道德教育的几个问题。  70年代末至今,中国德育的一个重大进步是所谓从“天国”(极左状态)到“人间”(强调现实性)的转变。这种不断世俗化或现实化的德育趋势至今仍然意犹未尽。然而没有“天国”的“人间德育”非但没有取得许多人原先预想的“实效”,而恰恰令人焦虑的是:失去方向感的德育或价值上无根的德育危机四伏。这一危机的具体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2、 1.德育目标定位上“取法乎下”的策略  七八十年代,德育实践和理论着眼于对极左时期德育状况的拨乱反正,提出了反对“高大全”、“齐步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思想、道德发展现状提出具体要求,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不把将来可以达到的水准,要求在今天就能达到;不把对少数先进的、优秀分子的高标准随意扩大为对所有学生的普遍要求,不把号召提倡的东西随意作为规定的东西”等呼声。这本来是极具现实性的呼吁,然而近二十年来这一呼吁的方向已经走向了矫枉然而过正的程度。最近几年时间,社会上一再出现举凡“忌语”、“承诺”及与此相类似的“公约”、“手册”之类。学校德育中也出现了所谓“教学忌语”及一系

3、列的规范、守则等,“德育量化”之类的改革也是以一些琐碎的规范遵守、行为训练为计量考核的标准。这样一来,节节后退的德育目标已经退到了教育目标的最低极限了,因为再没有比规定“不讲脏话、粗话”之类更低的德育目标要求了。  这里丝毫没有否定“忌语”、“承诺”或“德育量化”本身积极意义的一面。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个容易使人耽于物欲,同时也使人走向“实惠”、讲究“兑现”而忽视人的价值关怀的文化运动。中国在建立自己模式的市场经济过程中,各种混乱的出现已使国人意识到最起码的规范建立的必要性。这正是这些流于琐碎、低俗的德育目标确定的现实性。然而这种“取法乎下”的策略本身是有矛盾或缺陷的。许多人尚未真正意识到这一

4、矛盾及其可能导致的危机。  实际上,的确“不能把将来可以达到的水准要求在今天就能达到”,但是将来的水准和今天的标准又绝不可以割裂地看,将来是今天的方向。没有今天即无明天,但没有明天的今天也只是死的概念。实际上的确不能把“对少数先进的、优秀分子的高标准随意扩大为对所有学生的普遍要求”,可问题在于:每个人其实都有“先进”、“优秀”的一面,又有“普遍要求”的一面,我们如何区别学生群中何为先进、优秀者,何为“普遍要求”的对象?的确不应“把号召提倡的东西随意作为规定的东西”,可规定的东西本身没有“号召提倡”的价值取向是不可能存在的。应当说,这些矛盾在提出以上命题的同时已为人们所思考,故当时的结论为:“

5、德育目标应该是多层次多规格的,既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性,又体现共产主义的方向性,现实性与方向性的统一。”现在的问题在于:多层次、多规格中人们注意到的重点或全部乃是最低的要求;“现实性和方向性的统一”中人们更多地只选择了“现实性”这一极。故近年来有识之士已经发出了“道德教育:一种超越”的新呼吁。所谓道德教育的超越性,其基本内容有二:一是道德规范的遵守使人从物质利害的冲突中超越出来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二是使人从一般的道德规范的遵守中超越出来做一个富有精神内涵的人,或者,一个真实人性(而非片面的生物性)的人。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现实中所做的往往不仅滑达到第二个超越目标所要求的,就连第一个目标

6、所要求的也相差甚远。目前的现实是:一些学校的德育其实只是在“训练白鼠”,而不是在建构道德主体。因为所谓“忌语”等等所要求的有时甚至连道德规范都不是,它只是一些文明习惯、日常生活行为规则的大杂烩。 2.德育内容上终极(价值)关怀的缺失  笔者曾经撰文描述过拨乱反正以来中国社会曾经经历过的三种“精神饥渴”。其一为70年代末从“文革”浩劫中苏醒过来的国人对于真善美的原初的精神饥渴(“精神饥渴I”),这一精神饥渴所要求于德育的乃是恢复人之为人的最起码的尊严和文明习惯、规范。鉴于“文革”中人们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价值颠倒,70年代末开始的“五讲四美三热爱”之类的口号曾一度大得人心。德育目标从“天

7、国”回到“人间”的要求也因此而具有历史的进步性。然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似乎仍然陶醉于这种对于“大道理”的简单反动;尽管历史已经走过了很长很复杂的一段历程,人们仍然执著于一些简单的道德规范的建构。当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大潮已使人们普遍感到价值失范、精神危机,大声疾呼“穷得只有钞票”时(是所谓“精神饥渴Ⅱ”),人们仍然仅仅执著于德育如何“适应”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现实的命题;当更加全面深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现代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