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175452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8
《阅读教学拓展延伸的切入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阅读教学拓展延伸的切入点东关小学曹素英《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在开放的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学过程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课内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努力创设条件,注重探索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的、有见地的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拓展延伸的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原点、以教师为引导,充分发挥课文中蕴涵的文化因子的辐射作用,共同探寻、链接相关的知识与方法,使阅读的触角伸向文本的文化源头、作者的人生感悟和学生的生命体验,拓宽阅读视野,提高阅读
2、效率,从而实现立足文本又超越文本的“大阅读”境界。阅读教学拓展延伸的切入点是: 一、引导学生链接生活情境、生命体验,让他们走进作品,成为一个能观察会思考,能喜能忧的角色,成为阅读的主人。 1.增色添物,化文为画。 文学作品的特点是通过形象反映生活。它描绘出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生活图景;它是现实生活的浓缩,字字句句都展现出画面美。在阅读这类描写时,教师应引领学生以文本语言为原点,链接生活体验、展开合理想象,给静态景物增色添物,从一行行文字中想象出一幅幅色彩丰富、物象丰满的画面。例如对《荷花》一文中美景的想象就需要链接学生的生活体验。 2.联动成影,化静为动。 文字能
3、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定格住生活中流动的镜头;文字能用静态的语言展现出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对于这类动态描写,教师应引导学生链接生活体验,或头脑中已有的情境,准确感受每一步动作,连缀成动态过程,再现情境。带着想象的阅读能把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片段。例如对《小稻秧》一文中对杂草围攻的情景再现就可让学生读文字做动作,实现情境再现。 3.切已体察,化虚为实。 优秀的文学作品高度凝练地表现生活,也有许多“留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链接自身的体验与心理感受,入情入境。在阅读中有了入境体察,学生就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参与者。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中,作者借描写爬山虎抒
4、情。学生把自己设想为文中人物,以同龄人的情怀体察文本情感,就能真正走进作品,走近人物,把握文本的情感。 二、引导学生链接旧知,链接同形不同质的内容进行比较,用比较促思考。通过对现有知识的分析和综合、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活动,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性解读,深化对文本的理解,精确把握文本的表现特点和规律,以培养其思辨的敏捷性、独创性、批判性、深刻性等,使学生思维潜能得到激活和发展。 1.着眼整体,梳理“有序”之脉络。 阅读教学如果抛开了文本原有的文路,就会使学生无法理清“文脉”,造成缺少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意识的遗憾。如《北京亮起来了》的第2段,一句一景,把“长
5、安街、天安门城楼、广场四周”写得流光溢彩。在学生欣赏优美描写的同时,引导学生着眼整体梳理一下整段3句话的前后顺序,就可明了课文是按方位顺序来表达的。 2.对比叩问,品味“精确”之要义。 文学作品是经过精心制作的艺术品,它的语言精练,无烦冗拖沓,更没有语焉不详等弊病。例如《搭石》一文“根据水的深浅”“平整方正”“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横着”等词,看似平淡,其实每一个词都是构成“介绍翔实准确”的重要元素,教师引导对比品味,学生就可体会到字字珠玑。 3.潜心钻研,欣赏“独特”之魅力。 同一民族的作家虽然使用着同一种语言,但他们对语言的运用使语言的变化无穷无尽,尽显文章独特
6、的魅力。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引领学生在比较中欣赏,从欣赏中体认作品的魅力。如对《火烧云》一课中用“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来表现火烧云色彩绚丽多变。教师就应该在与原文已描写的火烧云的对比中,引导学生充分领略作者那“无招胜有招”的表现手法。 4.逐层深入,到达“深刻”之境界。 文学作品的语言,常常是含蓄蕴藉的。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链接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的,或有深刻认识的事物,由表及里地逐层深入,获得更深的体会。例如《搭石》中“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一句意蕴深刻。教师应首先启发学生理解日常意义的“风景”,然后链接作者简介和创作意图,深刻理解“风景”的
7、意蕴,即搭石上有情有爱有美是最动人的风景。三、在实施教材教学的基础上,抓住文本中的某些有价值的链接点,从中挖掘出有意义的课外材料与教学内容相印证,为拓展阅读创造条件,从中拓展阅读视野,增加阅读积累。 1.由篇及书拓展。 选择与课文相关的原著或节选,让学生配合课文阅读。如《燕子》一文节选自郑振铎的《海燕》,阅读原著《海燕》,能拓展学生的知识,更好地品味文末那意蕴深长的“乡愁啊,淡淡如轻烟似的乡愁”。这种链接原著的放大式延伸阅读,不仅对解读课文有很大帮助,而且能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成为课内外结合阅读的纽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