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159562
大小:17.7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7
《传统文化对思政教育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传统文化对思政教育的启示本文中讲到的文化就是狭义上的文化。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有着民族特质的各种思想观念、社会制度、生产方式等,[1]是中华文明的具体表现。从狭义上讲,民族传统文化主要有儒家、道家、佛教等思想文化,其中自强不息、崇德尚物、天人合一、重义轻利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尚中庸、重和谐、求统一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准则;注重社会伦理、个人修养,强调家族、血缘关系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伦理文化,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文化,在价值实践中定然复归到重视家族和血缘关系的伦理本位上来。传
2、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简析(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这些是民族精神的内核,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荀子》中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论语》中有“发愤忘食,乐而忘忧”,屈原曾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求索、奋斗精神的集中写照,是进行理想教育的丰富素材。(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支柱,是崇高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先贤们对爱国主义有过深刻的论述,从贾谊的“国尔忘家,公而忘私”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
3、有责”,再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爱国主义始终是民族精神的主旋律;屈原、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等仁人志士为后人作出了榜样。这些精神文化资源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绝佳素材,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加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三)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常会遇到义利冲突的问题。怎样处理利与义的关系、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义利观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真知灼见。其中,儒家文化对义利关系的论述最多,从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到孟子的重义轻利、舍生取义,都强调先义后利、重义轻利,认为应
4、按照公正、诚实的原则获取个人利益。[2]传统文化肯定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赞扬为国为民而夙夜在公、公而忘私,这对调和人们的义利冲突具有重要作用。但传统文化中,义与利也并非绝对对立的,儒家就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得之有理,享之有度,主张在集体、整体利益的前提下适当考虑个人利益。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一)用传统文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统文化有许多文化精华,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意识;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人生气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至善至美的人格追求,这些都是优秀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
5、内容。这些优秀文化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敢于担当的意识。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伦理社会,古人非常重视道德教化,儒家就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和而不同”“慎独”等,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这种民族精神的高度提炼。[3]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教育体系之中,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与精神境界,培养学生完美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道家也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以德报怨”“福兮祸之所伏”等,这些思想能够化解人的心理紧张情绪,使人保持和谐、健康的心理状态,这对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
6、激烈的现代社会来说有着重要意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是民族尊严的体现,也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强大动力。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始终贯穿于我国民族文化的始终,在古老的《易经》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阐述,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进行人生理想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素材。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深入探究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价值之间的关系,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融合。(二)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之中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历史记忆,失去了传统文化就失去了民族之根、民族之魂。因此,应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之中,使传统文化进入思想政治课堂。
7、新中国成立以来,受错误思潮的影响,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着种种偏差,以至于许多优秀传统文化被误认为是封建遗毒,导致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和传统文化传承的断层。曾经流行一时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足以折射出传统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虽然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又重新回归到学校教育中,但在当前不少地方,重智育的观念误导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而青少年时期是受教育者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时期,积极把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纳入到学校的教育体系中,是发挥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作用的有力手段。[4]教育主管部门应在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
8、面凸显传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