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教学设计定稿

秋思教学设计定稿

ID:41113204

大小:31.1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16

秋思教学设计定稿_第1页
秋思教学设计定稿_第2页
秋思教学设计定稿_第3页
秋思教学设计定稿_第4页
秋思教学设计定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秋思教学设计定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古诗词三首秋思石泉县城关镇中心小学刘静一、教学内容分析《秋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二组《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二首诗。该单元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关于思想之情的诗学生在低中年级已经学过有一些学习经验。《秋思》是学生在学习了借景抒情的《泊船瓜洲》之后学习的又一首叙事抒情的思乡诗,诗人张籍是借助寄家书这件日常生活的小事表达了自己身在异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本诗文字浅显易懂,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完全可以理解大意。本节课旨在引领学生学古诗时遵循的基本规律,即:知诗人,解诗题;读诗歌,明诗意;抓字眼,悟诗情。力求让学生从情境中体验古诗的意

2、境,在朗读中感悟诗意和情感。二、教学对象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积累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经验,但正处于向高年级过渡的起始阶段,而且由于学生年龄小,平时接触的古诗也不多还不善于去总结发现古诗文学习的规律。课程标准指高年级的古诗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悟诗情上,由于古诗文离学生生活年代较远,孩子们很少甚至都还没有经历过远离故土背井离乡之苦很难真切体会到游子的乡愁。五年级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他们既对多媒体感兴趣,同时也不会觉得新奇,课堂上适当的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辅助目标达成。三、教学目标确定基于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对象分析,按照新课标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3、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内容:知识与能力1.会认、会写生字“洛”。2.能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秋思》。3.大致理解《秋思》的意思。过程与方法1.在理解古诗大意的过程中,通过看注释、想画面、反复朗读,弄清楚诗词大意,形成基本的古诗文素养。2.在体悟诗情的过程中,通过抓字眼“意万重”、“又开封”,学习语言文字的准确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作者浓郁的思乡情,受到游子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的情感熏陶。四、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1.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诗句;2.想象、体验、情境诵读中,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教学难点)

4、五、教学策略为了突破上述的重点难点,我将主要采用下面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些生动具体的场景,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读思结合法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本课采用以读为主,读思结合教学方法,力求通过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多次朗读课文的方法,帮助他们领会古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合作探究法由于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交流看法,充分发挥集体的智

5、慧,使学生做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会分享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学法上,通过学生个别朗读、互相读、自由读等不同方式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读中感悟诗句意思,感悟诗人的思想情感。以读增智、以读悟情、以读促思、以读代讲的效果。教师运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范读、引读,营造以情动情,以声传情,浓厚的情感氛围。我打算用一课时完成本课教学,主要有下面五个教学环节:六、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词语积累二、知诗人,解诗题三、读诗歌,明诗意四、抓字眼,悟诗情五、课堂延展 六、课后延伸一、课前谈话,词语积累1.图片引入。秋季的图片丰收图、瓜果图,同学们能不能说出一些描写秋

6、季的四字词语?(天高云淡、果实累累、秋风习习、秋高气爽……)。2.秋风落叶图,配以音乐渲染凄凉的气氛。在诗人张籍眼里,秋天却是树叶飘零、残荷片片、萧条凄凉的季节这是为什么呢?设计意图:出示一些事先准备好的与秋天有关的图片,学生欣赏后用成语或四字词语形容。本环节意在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渲染秋天凄涼的氛围,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二、知诗人,解诗题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一首古诗《秋思》(板书课题)。2.交流收集资料:张籍,唐代诗人。他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离家十年的诗人身陷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的

7、家人是否安全,急切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在此情此境下,写下了这首诗。齐读课题。3.解诗题。猜猜诗题的意思。4.启发背诵《静夜思》。点拨:这首诗是借景(月)抒情。5.并由李白诗中的月亮引出问题:“张籍眼中的乡愁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写作背景的交流直接将学生带入思乡的情景中来,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由通俗易懂的古诗引入,抛出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三、读诗歌,明诗意在这个环节,主要通过多种朗读的方式来理解本诗。1.初读,带着自己的感觉读诗歌。2.正音,学习生字“洛”后再读,读正

8、确。3.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小组合作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