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056535
大小:4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课标陈述《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的教学建议:“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歌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课标解读:诗歌教学重点应在读上下功夫,因此,教学本诗重在教会学生读,采用反复诵读法,让学生在读中悟,读中品,读中感。再用比较的方法,提供另外几首李清照的词作,了解词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写作风格。诗歌重在读,学习本诗,要让学生加强诵读,运用反复诵读法,适当辅以讲授法,充分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教材分析这首古诗选自鲁教
2、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最后一首古诗,,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古风”和”近体诗”两种诗歌体裁的基础上所要学习的内容,它是元曲中的经典之作,为学生领会和学习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提供了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课例。 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刚接触诗歌赏析,对于具体的方法还很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方法的指导很重要,同时,诗歌教学重在朗读,多角度朗读很重要。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词语和换词的方法品读景物描写——品秋景 2、通过“知人论世”和“相关诗句延伸”体悟、揣摩作者的情感——悟秋情。教学方法 诵读法、联想法、品读法教学评价
3、:1.通过“情境渲染导入新课”、“诵读感知,体验诗情”、完成学习目标1的检测。2.通过“品读感悟、读出诗情”、“拓展延伸、尝试评价”完成教学目标2的检测。教学过程:一、导入元曲常识导入二、解 题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大多数为只曲,每首各自为韵,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首短词。三、作者简介: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代大都人,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有文场“曲状元”之称。杂剧有《汉宫秋》、《荐福碑》、《青衫泪》等十五种,散曲有辑本《东篱乐府》一卷。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
4、为“秋思之祖”。四、听读播放朗读录音,生听录音后,个别朗读,小组朗读,齐读。五、文本解读文本内容解析六、整体把握诗意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1、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写了什么景?哪几句是抒情的?写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抒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写景的句子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抒情的句子抒
5、发了什么样的情?写景:枯藤老树昏鸦(苍凉),小桥流水人家(温馨),古道西风瘦马(荒凉)。抒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思乡)3、“小桥流水人家”一句与其他景物营造的氛围有什么不同吗?,你如何理解作者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呢?小桥、流水、人家三样景物写出了家庭的温暖和对家庭的思念,此句正对比前后句中的人生之苍悲,表达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却终此一生不可得,来衬托“断肠人”的乡思哀愁。七、诗句解析枯藤老树昏鸦1、思考这三种景物给我们营造了秋天一种怎样的氛围?2、为什么这几个字就能给我们带来这种感觉?换成“青藤大树乌
6、鸦”还有这种感觉吗?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赏析)古道西风瘦马1、古道是什么样的道路?2、西风是什么样的风?换成微风或清风好不好?3、前三句写景与后两句是什么关系?八、请用简洁的语言给这幅图画取个恰当的标题。游子思乡图九、艺术特色1、情景交融2、对比映衬3、语言精练,富有特色十、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画,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9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
7、小画面。各句各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时间情境渲染导入新课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段秋思。大家是否记得唐代的王建有《秋思》?(生与师齐背):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背称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板书课题:天净沙•秋思)背诵《秋思》师生共同背诵古诗,创设氛围,布设“情感场”,为引入诗歌情境做好铺垫,同时是前后知识形成链条,为研究性学习和迁移运用奠定基础
8、。5分钟诵读感知体验诗情1、出示学习目标2、听读这首小令,谈谈给了你一种怎样的感受?你从哪些景物可以感受出来?3、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小令。1、学生勾点圈画相关景物,并交流自己的感受。2、学生朗读通过朗读指导,主要是让学生把握诗歌朗读的基本方法,提升学生朗读古诗的水平;对于物象的初步感知,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10品读感悟读出诗情1、品读“枯藤老树昏鸦”(出示图片和诗句“饥啅空篱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