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民风民俗》习作讲评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民风民俗》习作讲评

ID:41087969

大小:2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6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民风民俗》习作讲评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民风民俗》习作讲评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民风民俗》习作讲评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民风民俗》习作讲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民风民俗》习作讲评语文科黄珍【设计理念】“文章不厌百回改”,学生习作的批改、讲评也是习作的重要环节,是指导、鼓励学生习作的重要手段。通过本次习作讲评活动,旨在引领学生赏析与评改,也是再次指导,使学生走进异彩缤呈的民风民俗,让本次习作活动变得更丰富、更精彩,心情更激荡,达到“乐作、会作”的目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习作,养成修改习作、欣赏他人习作的习惯。通过自我展示,互相欣赏,激励学生的习作自信心,内迁外化,全面提高学生习作的水平!【教学目标】1.巩固“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写作方法。2.通过互评自改,提高语

2、言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体会习作修改的乐趣。【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习作修改的乐趣,懂得习作修改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成语点睛,诗句引趣1.出示关于节日的成语,让学生读后把自己最喜欢多读几遍。2.学生把平时积累的关于节日的诗句,美美地朗诵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诵读成语和诗句,营造浓浓的节日气氛,活化学生的情趣思维,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的词汇,以丰富学生的语言。二.回顾习作要求:温故知新,胸有成竹1.学生讲本次的习作要求,其他同学补充。2.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及写作方法。3.教师总结本次习作的优点:(1)写出了生

3、活的情趣。写节日能描写节日里发生的事情,更难得的是写好事情细节,通过细节去写出生活的情趣。(2)写好节日的场面。写好节日的场面,不仅烘托了热闹的气氛,而且从中推动事情情节的发展,还能很好地表达文章的主题。(3)有一部分同学的语言富有个性,有些同学还能恰当运用刚学到的词句,及总分的构段方式,做到了学以致用。4.好题共赏析:读一读,品一品---出示本次习作中独特的题目。三.互评自改:画龙点睛,琢玉成器(一)佳作展示1.选取一至两篇,指名读,边听边赏。思考讨论:①本文描述的是什么佳节?有什么节日的风俗?②分析一下文章的开头和结

4、尾有什么特色。(开头→节日事件→结尾。开头:清楚时间地点事件,即写什么节日,要在开头交待清楚明白。节日事件:是文章的重点段,具体叙述节日的活动,要注意的事项。)2.组织评议后可从总结以下几方面要求:①主题是否明确,特点是否突出;  ②内容是否具体充实;  ③表达是否流畅;  ④语言是否简洁。(二)自评互改(出示以上要求)。1.自我欣赏,同伴交流(1)自己朗读自己的习作,划出精彩的句子或段落,写上评语。(2)分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小组内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一人讲,大家评,互相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帮助改进。(3)小组推荐一篇

5、,准备参加班级交流。 【设计意图】写完后可以读给大家听一听,让别人也能分享你心中的美梦和习作的快乐。在这一环节中快乐获得到了分享,智慧获得了开发,经验获得了共享,认识获得了提升,语言获得了发展,情感获得了陶冶。(三)集体会诊,创新行文(1)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每组可推选一名同学上台讲述,其他同学进行评议。可以从内容是否清楚.具体,民俗特点是否突出,语言是否准确通顺等方面进行评议。(2)结合集体评议的有点和不足,自己对习作修改,二次创新行文。(3)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设计意图】“文

6、章不厌百回改”,要让学生清楚个中的道理,明确修改在习作中的重要意义。教师要注意面向全体同学,使尽量多的学生都能得到参与活动的机会。教师还由始至终关注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动态生成,适时又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交际活动。附加分细则:1.开头方法妙,引人入胜。+32.按一定的顺序写+33.文章结构完整+5。(总-分;总-分-总)4.段与段过渡自然(有过渡句或段)。+55.能抓住特点介绍民风民俗,文辞优美,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句式。一处+36.好词一个+1。7.首尾呼应。+58.场面描写,点面结合得好。+59.结尾能抒发自己对

7、民风民俗的真切感受。+5四.拓展延伸:锦上添花,春色满园1.汇编民俗作品集:为自己的习作配画,全班汇总;根据全班的习作题目,讨论作品集的分类内容和编排顺序;讨论作品集的题目。2.鼓励向学校网站,广播站.报刊社投稿。【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通过评选最佳,让孩子愿意写,有的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引导学生的已知经验、情感世界、想像世界出发,依据各自的意愿和能力,循循善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