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回顾 拓展二》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回顾 拓展二》教学设计

ID:41078995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5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回顾 拓展二》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回顾 拓展二》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回顾 拓展二》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回顾 拓展二》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次“回顾·拓展”有三个知识板块,一是“交流平台”,要引导学生交流以下内容:一是通过阅读课外书和向长辈调查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二是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及其他方面的收获。这一知识板块,既有回顾,回顾本组课文介绍的民风民俗,回顾本组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又有拓展,在回顾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在实践习作中灵活运用。二是“日积月累”,安排了两首古诗: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和唐代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这一板块的学习,目的是拓展课文内容,感知不同文体表达节日风俗的方法和语言特点,继续增加学生对古

2、典诗词的积累。三是“趣味语文”中的《有趣的标点》的学习,是三种文体的变化,阅读后既感到有趣,又能领悟到标点符号的妙用。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清明》,标点符号略作改动,竟变成一首绝妙的小令,标点符号再作改动,又变成一出精致的小短剧。而且文体变了,基本意思不变。可见标点符号的作用真是神奇,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学习目标:1.交流对本单元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结合生活实际讲述自己的所得,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能在习作中恰当的运用。2.熟读并背诵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和唐代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养成积累的习惯。3.读趣味语文,领悟标点符号的

3、妙用。4.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激发学生学习、积累的兴趣。教学重点:进一步感受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体会并归纳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日积月累”中的古诗。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复习回顾本单元几篇课文;查阅、搜集民风民俗资料,了解“日积月累”中两首古诗的作者和诗句的含义。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一、谈话导入。     1.谈话: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许多介绍民风、民俗的好作品,体会到不同作家作品的不同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吧。  2.板书课题:回顾拓展二二、学习“交流平台”。 1.学生自由阅

4、读“交流平台”中的对话,理解对话的意思。2.自由交流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明确交流内容。第一个交流的内容是民风民俗,交流不同地区的节日风俗和不同民族多姿多彩的风俗习惯。第二个交流的内容是四篇课文的表达特点。3.提示要求:(1)注意结合本组课文来说。(2)可以适当结合资料来说。(3)鼓励有自己的理解。4.学生准备后在小组中交流。第一个交流内容可借助一些图文资料,加深印象,领悟其文化内涵。第二个交流内容要在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基础上,发现和梳理表达方法。5.全班交流第二个内容并填表格。  (1)回想本单元课文,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写出具体运用

5、这种表达方法的文章的例子。  表 达 方 法例    文详略得当 运用拟人、比喻、反问等 先概括介绍,再具体描述。  (2)除了学过的课文以外,你在课外书上还体会到了怎样的表发达方法?板书设计:回顾·拓展二   交流平台详略得当运用拟人、比喻、反问先概括介绍,再具体描述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  趣味语文一、学习“日积月累”。1.自由读一读,要求:读通读顺。2.指名读一读,正音。3.同位互相读一读,纠正读错的音,互相说说古诗的意思,遇到困难教师适当点拨。4.教师简介古诗作者:宋代的王安石和唐代的皮日休。5.教师点拨:《元日》、《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6、两首诗各写了什么节日?描写了哪些节日风俗?(两首古诗: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和唐代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一首写元旦,一首写中秋节,两首诗与本单元主题和课文内容有紧密的联系。)6.指导学生熟读成诵。二、学习“趣味语文”。 1.学生读一读、想一想,再说说自己的理解,有趣之处在哪里?2.交流自己的发现。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清明》,标点符号略作改动,竟变成一首绝妙的小令,标点符号再作改动,又变成一出精致的小短剧。而且文体变了,基本意思不变。可见标点符号的作用真是神奇。2.你还知道哪些与标点符号有关的趣闻?讲给大家听听。3.试着给下面的句子在不同

7、的地方加上标点,看能表达几种不同的意思: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4.教师补充故事:有一次足球比赛,是上海队和广东队对垒。比赛结果一出来,有一位记者连夜赶写了一篇新闻报道,并且用了一个醒目的标题“上海队打败广东队得了冠军”。结果,有的读者说是上海队赢了,有的读者说是广东队胜了。你知道他们分别时怎么断句的吗?三、布置作业。1.积累自己喜欢的节日成语。2.积累自己喜欢的节日诗句。板书设计:   回顾·拓展二    日积月累      趣味语文理解  背诵    标点神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