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答谢中书书》(语文苏教九上)

【教学设计】《答谢中书书》(语文苏教九上)

ID:41061700

大小:475.4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5

【教学设计】《答谢中书书》(语文苏教九上)_第1页
【教学设计】《答谢中书书》(语文苏教九上)_第2页
【教学设计】《答谢中书书》(语文苏教九上)_第3页
【教学设计】《答谢中书书》(语文苏教九上)_第4页
【教学设计】《答谢中书书》(语文苏教九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答谢中书书》(语文苏教九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山东德州市耀华中学韩老师一、教学模式分析:读赏悟析的形式。二、教材分析:《答谢中书书》是一篇写景的优秀短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注意到在不同时间内(晨昏、四季)景物的变化,并且情景交融。体现了作者能够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学好本课,对学习本单元的诗文能起到承前启后的效果。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诵读能力。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优美的意境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蕴含热爱自然的思想

2、感情。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难点:理解亲近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体会文中蕴含的热爱自然思想感情。五、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山水的古诗,体会山水之美。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诗文。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更有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些优秀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篇文章

3、,更是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既像画又是诗,那会是一篇怎么样的文章呢?我们一起来感受和学习这篇《答谢中书书》。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联系过去所学内容,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定了解。同时简单的诗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要求大家通过研读课文,体味文中的美丽景色,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并能够熟练的背诵课文。设计意图:目标的出示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做到有的放矢,便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解题,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答谢中书书”两个“书”字连一起,这题目是什么意思?明确:最后一

4、个“书”是指书信,前一个“书”与“谢中”连读指的是一个人。作者: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作品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设计意图:适当的背景介绍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介绍背景时,问题环环相扣自然流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

5、受知识。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画出自己读不准的字。)颓(tuí)歇(xiē)鳞(lín)与(yù)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及停顿。(1)四字句两两停顿(2)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学生齐读。4.学生个别读。(教师做适当点评)设计意图:朗读,也是理解文意、品味语言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不仅能掌握文章的字词及停顿,同时能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五、自由读课文,疏通文意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6、。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3.再次朗读课文,巩固理解。解释下列词语:(1)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交相辉映。(2)四时俱备:四时,四季。俱,全都。(3)歇:消散。(4)夕日:夕阳。(5)颓:坠落。(6)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鳞,指代鱼。(7)康乐:指谢灵运,东晋人,是谢玄的孙子,袭封为康乐公,故称之为谢康乐。(8)与:参与,这里指欣赏。(9)奇:指奇山异水。全文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人云端,明净的溪

7、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呜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注释,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同时学生自己找问题共同解决的方法,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老师一人讲解的效果要好。六、再读课文,理清层次明确:从结构划分,全文可分三部分。(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

8、(二)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接着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三)结尾以感叹总括前文。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能让学生更好的理清写作思路,体会文章内容。七、思考探究,深入理解讨论探究: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