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ID:41014176

大小:4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3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_第1页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_第2页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_第3页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讲述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的英雄事迹,训练和培养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以邓世昌等为代表的爱国官兵所反映的英勇顽强的反侵略精神,他们是民族英雄;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重点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难点由

2、条约内容分析对战争中国社会的影响。【教学流程】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情境引入在收复新疆问题上,李鸿章重“海防”轻“塞防”,主要目的是保存自己派系的实力,但是在列强的疯狂侵略下,李鸿章越是保守越是挨打,最终把“老本”都输光了。李鸿章怎么把“老本”输光的?在战争中,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那场硝烟弥漫的战争。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示对联:普天同庆,万寿无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思考,谁过生日是要普天同庆的?是为谁做寿?第二句话的“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指的是什么?与慈禧做寿又有什么关系?要说明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学习甲午中日

3、战争。自主探究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完成学案中的“自主探究”部分。指导学生将条约内容条理化、简约化。指导学生用一句话归纳条约的影响并记住。学生完成后,让学生互对探究的结论,同学之间进行互助学习。(学生自主探究时,教师要求学生将主要知识点在课本上划出,标记有疑问的知识点)合作交流展示提高一.黄海大战:1.阅读下列材料:下面是一则日本官员的讲话:“第1题:指导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总结观点,即日本有对外扩张,称霸世界的野心,然后结合课本内容总结出答案。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唾手而得矣。”

4、从材料中你能看出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吗?(为了侵略中国,称霸世界。)二.《马关条约》:1.列举《马关条约》的内容,并结合《南京条约》内容,分析此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辟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2.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想一想: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是怎样“今已归日本”的?“颐和园又搭天棚”干什么?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说明了什么?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3.在甲午中日战争时,中国的海军实力,尤其是北洋水师实力与日本相当,但战争的结

5、果却是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有人认为败局是必然的,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理由。(败局是必然的。因为清政府政治腐败和妥协退让、军备废驰;李鸿章推行“避战求和”政策,无心作战。不一定失败,理由是:有广大爱国官兵的英勇作战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只要清政府组织有方,是能够打败日本侵略者的。)第2题,涉及重大战役及重要人物,指导学生认真看课本即可解决。强调威海卫战役战役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第1题:由内容到影响是个难点,教师可引入《南京条约》让学生进行对比第2题:解答此题,指导学生抓住两个关键点:1895年台湾归日本、颐和园搭天棚。就能判断出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今已归日本”说

6、明《马关条约》已经签定,台湾已割让给日本。颐和园又继续进行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说明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之流的投降派苟且贪安的卖国嘴脸。失败原因:李鸿章和慈禧太后力主妥协;清政府自身的腐败。)第3题:这是一道开放题目,教师引导学生可得出两种结论:是与不是,重要的是必须要学会用史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教师要求学生尽可能的在短时间里记住条约的内容,教师可给学生将内容分条,并简要化。阅读课本第16页的第二自然段和17页《马关条约》的第一段,结合16页的地图,说出甲午中日战争的重大战役;说出这场战争中出现的民族英雄。(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左宝贵、邓世昌、丁汝昌

7、等。通过动脑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对清政府爱国嘴脸的憎恨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见解,清清政府失败的根源让学生从史料中得出观点,再用史料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拓展延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0余次,1840年,英国侵略者仅用47艘木质加装火炮的舰船,就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材料二:英国《金融时报》回顾了清王朝1888年组建北洋水师,虽苦心经营,但最终战败于日本海军的屈辱历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列强从海上“轰开了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