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要重视隐性习惯的培养

思想品德课要重视隐性习惯的培养

ID:41012343

大小:3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3

思想品德课要重视隐性习惯的培养_第1页
思想品德课要重视隐性习惯的培养_第2页
思想品德课要重视隐性习惯的培养_第3页
思想品德课要重视隐性习惯的培养_第4页
思想品德课要重视隐性习惯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课要重视隐性习惯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思想品德课教学要重视隐性习惯的培养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可见习惯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人的命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分两种,一种是显性习惯,如写字、读书、回答问题的习惯;另一种是隐性习惯,如分析问题的习惯。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注重记笔记、诵读教材、规范化回答问

2、题等显性习惯的培养,一、细心的习惯。细心的反面是粗心,而粗心是学习的大敌。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几乎每堂课都能见到不细心的人和不细心的事。在平时教学测试和比较重要的考试中,每次都有学生小结,要是细心的话,本可以不失去这几分,本可以获得更好的成绩。常常有人只以为细心只是个态度问题,以为只要态度上端正一点,认真一点,就能克服粗心的毛病,做到细心。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者发现,相当部分学习态度端正的人,学习认真的人,也时常有粗心的现象。教者曾经屡次针对作业、考试不细心的同学,请他们当着老师的面自己找出不细心的

3、地方,他们都很认真地找,有的能自己找到,但有的在老师的要求下找了两三次也找不出。要是教者稍稍点一下,他们马上就找到了。可见细心不只是个态度问题,细心也是有方法的。“诸葛一生唯谨慎”,细心也可以成为一个人的一种良好习惯。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细心的习惯,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逐字逐句读题(材料)的习惯。思想品德课教学重视通过情境教学,考试中几乎绝大部分题型都是情境题。有的地方的中考试题中,选择题的的题干也是一个小的情境。而这些情境的设置是有目的性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有用的信息。根据情境

4、设置的问题,一般语言简洁,字字有用。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学生形成了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的习惯。他们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不求甚解7。往往问题中有个别词语读丢了,情境中有某些细节被丢掉了。这样,他们获得的信息就不完整、不准确,在回答问题时就会出现所谓的“粗心大意”的现象。逐字逐句读题,起初可以要求学生出声逐字朗读题目(指名读,齐读都可以),要求不多读一字,不少读一字,不错读一字。当学生能正确朗读题目后,再指导学生轻声读题、默读题目。对个别经常在读题上出错的学生,甚至可以要求他用手指或者用笔

5、点着读。逐字逐句读题,可以有助于学生完整准确领会题目的要求和情境的主旨,避免由于读题不完整不正确造成答题时漏答错答的低级错误。2.按照顺序,咬文嚼字的习惯。一道情境题的答案,可能有多个要点。常常,有人只抓住了其中一两个要点,就不再答下去了,顾了此失了彼。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初步读完题目后,就针对印象最深的地方或是最容易想到答案的地方作答,而其他地方或多或少的被忽视或视而不见了,后来检查这道题目的答案还是像最初答题的时候一样只是针对自己印象深的地方和一开始想到的答案进行检查,仍然自以为答对了、答全了。

6、有顺序地咬文嚼字,一是强调有序,从头至尾地读,不会丢掉细节,答题时减少人为的疏忽;二是强调咬文嚼字,则是为了理解,为了思考,为了运用学科语言。平时教学中,在讨论问题时,特别强调按顺序回答问题,按顺序说出要点。学生带着问题从情境的第一句话开始,咬文嚼字,给出答案要点。如果只根据情境的第一句确实不能找到答题要点,才可以接着读第二句。对一开始就跳跃了前面几个要点而从后面的要点回答问题的学生,要求他从第一句开始,将自己咬文嚼字的过程说出来,并请他注意按顺序咬文嚼字。二、记忆的习惯。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基础知

7、识的记忆是非常必须的。课程标准及各地考试说明涉及7知识性目标的学习水平可以分成识记、理解、应用等层次,识记层次明确提出要识记,理解、应用层次高于识记层次,但是也是以识记为基础的。记不住,何谈理解,何谈应用?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师生特别重视识记和默写的训练。几乎每堂课都有识记和默写要求。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教师和学生又发现:不识记是不行的,但识记了又不一定用得起来。在每场练习或者考试之后的评讲中,都有同学反映其实作为答案的内容平时是记过的,就是现在也是记得牢的,但是在答题时就是想

8、不到应用这些内容。这里除去有思维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记忆的习惯不佳。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习惯。1.变换顺序记忆的习惯。例如,在记忆有关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及地位时,一般人都是按照课本上的顺序识记:“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但是检查时,只是抽出其中一点,比如抽出“违法必究”这一点,设置一条选择题,提供四个题肢供选择:A..依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