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ID:40953173

大小:3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1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_第1页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_第2页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_第3页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摘要:在“轻负高质”的当下,我们需要积极思考数学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提问是我们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明确有效提问的作用、掌握有效提问的基本特性、把握有效提问关键节点、讲究有效提问的艺术技巧等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提问提问节点艺术技巧陶行知先生说:“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课堂提问

2、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总是精心设计所提的问题,力求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高峰,反之随心所欲的提问不仅起不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的作用,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思我们现在的课堂提问有些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所提的问题轻过程重结论使提问流于形式,有些教师为了赶时间,虽提了问题但由

3、于赶时间进度没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以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的思维,这些不科学、不规范的提问使课堂提问成了无效的劳动,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增值本人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明确课堂有效提问的作用1、有效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课前必须充分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形成认知冲突,激发疑点,引发解决问题的动机。2、有效提问能增进师生情感,取得信息反馈。通过课堂提问,使师生在情感上形成共鸣,进而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通过课堂提问是得到学生信息反馈的最佳通

4、道。3、有效提问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达到乐学境地。在枯燥的数学教学中,生动和富有趣味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4、有效提问要对学生的思维有定向与发散作用,学生认知阶段的思维是既活跃又凌乱的,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提问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上来,同时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提问能让学生的思维从一点上发散开去。二、掌握课堂有效提问的一些基本特性根据课堂提问的作用,我们需要把握一些课堂提问的基本特性。1、方向性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提的问题只有明确的指向性,才能使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

5、不会盲目应付,思维混乱,有位新教师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引入1/2+1/3后提问:“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有的答:“都是真分数”,还有的答:“分子都是1。”4显然,这一提问没有指向教学目标,方向不明确,因而没能达到教师的提问意图。如果提问改为:“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的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减?为什么?”这样的提问方向明确,又问在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2、激疑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巧妙地导入

6、新知识的学习,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激发求知欲望的极好时机。比如“分数,小数互化”这一节课内容比较平淡,学生的思维很难引向深入。我在教学这节课的内容时,先出示下列习题:让学生在括号里填上“>”、“<”或“=”(1)0.5()0.8(2)3/4()1/4(3)15/100()0.15(4)3/4()0.75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学生只做了前两题,就问3、4两题为什么没做出来呢?学生回答3、4两题是分数与小数比较大小,不能直接比较大小。教师接着问:有什么办法把这两题变成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去比较大小呢?这样从疑问开始转向思考,学

7、生们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去探索。在教学中不断向学生提出激发情趣发展学习兴趣的问题,引导启发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等一系列推理活动,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会给学生带来学习成就感。3、启发性教师在教学中常常需要设计出一连串的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把他们每个人星星点点智慧之火汇成燎燃之势,从而顺利解决问题。例如:时钟在六点整时,分针与时针正好在一条直线上,至少再过多少时间,两针重合?这是一道生活中常见的而且解法特殊的追及问题。教师可设计如下提问:你们以前解过这类问题吗?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已知

8、和要求的关系和以前学过的哪些题相似?你能否把这道题转化为你熟悉的并已经会解决的问题?……以此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如果把时针1小时所走的一格看作路程单位千米,时针和分针分别看作甲、乙二人,则原题就可转化为“甲乙二人同时同向而行,甲在乙的前面6千米,甲每小时行1千米,乙每小时行12千米。问经过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