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海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现状及对策

浅谈青海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现状及对策

ID:40950590

大小:19.4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1

浅谈青海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现状及对策_第1页
浅谈青海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现状及对策_第2页
浅谈青海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现状及对策_第3页
浅谈青海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现状及对策_第4页
浅谈青海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现状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青海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现状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青海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开展现状及对策【摘要】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的获取、处理、分析和发布是衡量人们是否掌握信息技术的重要标准。为此教育部门高度提倡在各阶层的教育中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但因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教育发展也不平衡【关键词】青海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开展状况【前言】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的获取、处理、分析和发布是衡量人们是否掌握信息技术的重要标准。为此教育部门高度提倡在各阶层的教育中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但因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教育发展也不平衡。在中小学中信息技术教

2、育课程的开设存在很多问题,下面就以青海省为例,浅谈一下青海省中小学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情况。【正文】一中小学中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意义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在中小学中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和文化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开发智力、授人以鱼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总之,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现代教育技术在中

3、小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改变了教与学方式,使得教学效果显著、教学质量逐步得到提高、教学更贴近生活,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二青海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现状因为青海省是个多民族地区且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所以对于青海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开展的情况以青海省海北州为例,对该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该州普通中学有25所,普通小学188所。(一)教学硬件方面2007年海北州中小学拥有计算机2000多台,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比例为25:1,拥有电视机500多台,建成校园网48个,县城和公路沿线的学校都能接入英特网,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校有48所。可见,信息技术课程的开

4、设并不是很多,只是一小部分学校在实施。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需要一定的硬件资源,计算机是主要部分。由于青海省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所以对每个学校都配置与学生数量相匹配的计算机是很难得。除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也是不可缺少的。只有接入了英特网,学生才能了解外面的世界,才能获取更多的与学习有关的资源,以便更好地促进学习。但因为该州的学校大多数处在山区中,所以很难接入因特网。只有县城和公路沿线的学校能接入。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多方筹措资金,但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很不均衡,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几乎为零。从调查情况来看,之所以不能更好地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因为在硬件方面的投资还不

5、到位。(二)师资方面目前,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不能胜任其他学科的老师改教信息技术课;其次,是其他学科的教师兼教信息技术课;最后是一些毕业于师范院校的,算机专业、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老师来担任,其中有的老师毕业于专科学校,但通过自学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后也来上信息技术课,据统计这部分老师的数量不超过10%。可见,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老师达不到所要求的标准。另一方面,所有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的老师除了教学工作以外,还要担任维护机房、学校内各办公室计算机的维护、协助其他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工作。久而久之,因为工作量的繁重,信息技术教师不再选择担任信息技术课,通过考试或其

6、他方式,选择担任其他课。因此,信息技术教师的大量流失成了信息技术课无法开设的必要因素。(三)教学模式方面因为教育观念比较传统,所以在进行授课时,老师只是一味的讲授,讲完理论后,才进行实践且实践的机会很少,所以教学效果不是很好,也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老师在将理论的同时进行实践即理论加实践,效果会更好。四影响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开设的因素(一)教育观念落后,专业师资缺乏从调查看,在硬件投资方面很少,但不是影响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教育观念才是影响信息技术教育开设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小学中信息技术不是必修课,所以很多老师认为不重要,也就不上,在该课程的时间上其他的课。从而不能很

7、好地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素养和技能。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严重不足,是导致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低效的首要因素。目前中小学中教师的信息素养不容乐观,因为很多信息技术老师不是经过专业培训,所以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掌握的不是很好。其次,信息技术在我国起步的比较晚,计算机教育专业或电教专业毕业的教师比较少,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得不到重视,专业毕业的学生不愿到经济落后的地区工作。同时,计算机发展迅速,教师进修的学习的机会很少。教师所具有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教学水平滞后,难以适应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