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教学难点突破的研究文献综述

原电池教学难点突破的研究文献综述

ID:40912262

大小:4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0

原电池教学难点突破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原电池教学难点突破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原电池教学难点突破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原电池教学难点突破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原电池教学难点突破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电池教学难点突破的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生认知原电池的思维障碍点的研究文献综述周丽萍(广州市协和中学广东广州510160)摘要通过中国知网查阅文献,重点阅读原电池教学难点突破和原电池教学设计的文献,对学生认知原电池的思维障碍点进行了汇总。对突破学生认知原电池的思维障碍点的教学策略,从新课引入、实验设计、微观分析工作原理以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四个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最后给出选修4关于原电池教学设计的建议是: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进行适当的科学探究实验,突破双液原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这个重难点。关键词原电池思维障碍点综述在中国知网上以“原电池”为主题进行

2、检索,再以“中学化学”为主题进行二次检索共有63篇文献,其中11篇分析了学生认知原电池的思维障碍点,43篇涉及原电池的教学设计,4篇是原电池实验的改进与创新的研究,2篇是原电池方程式书写的研究,2篇是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关于原电池教学内容衔接的研究,1篇是关于国外教材原电池内容的编排特点的研究。笔者重点阅读了有关原电池教学难点突破和原电池教学设计的文献,现将相关文献综述如下。1.学生认知原电池的思维障碍点学生在认知原电池的过程中,存在的思维障碍点可以参看表1:表1学生认知原电池的思维障碍点汇总表研究者题目研究内

3、容廖小燕、谢祥林[1]《基于学习条件的原电池教学策略》①学生对持续电流的产生需形成闭合回路这一个物理常识缺乏深刻理解,例如Cu-Zn-H2SO4这种原电池,不清楚稀硫酸的作用;②学生对原电池内外电路的认识不清楚李啊琴[2]《“原电池”学习中的错误概念及其转化教学初步研究》①不能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②电极反应式书写困难李淑荣[3]《“原电池”①电极判断;②电极反应式书写;③学习困难情况调查与教学策略研究》阴阳离子移动方向;④离子浓度变化;⑤电子电流流向;⑥金属腐蚀宫爱美[4]《原电池相异构想的测查与教学研究

4、》①电极反应式书写与现象;②内外电路的分析;③对闭合回路的认识;④设计原电池万英华[5]《原电池中关于“盐桥”的探究与启示》盐桥的作用张文[6]《原电池教学难点突破之我见》Cu-Zn原电池,电子为什么从Zn流向Cu蒋红年[7]《电极反应式书写混乱原因及对策》电极反应式式的书写方法宋成艳[8]《原电池中电极反应式书写的细节处理》利用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总反应),突破电极反应式式的书写从表格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原电池的过程中,对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内外电路的分析、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原电池的设计都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5、点。1.突破学生认知原电池的思维障碍点的教学策略2.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在高一学习了单液原电池,在高二为什么要引入了双液原电池呢?张福涛[9]教师在北京师范大学王磊教授“高端备课”团队的帮助下,在他的论文《“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创设了较好的情境引入新课。在回忆Cu-Zn-CuSO4原电池时,张老师设计了Zn与CuSO4溶液反应的能量变化和能量转换:首先用温度计测量Zn粉与CuSO4溶液反应的热量变化,发现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然后利用给定的药品和仪器设计Cu-Zn-CuSO4原电池进行实

6、验,观察到的现象检流计指针发生偏转,锌片溶解,锌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附着,铜片表面出现一层红色固体物质,溶液颜色变浅。重点分析锌表面析出红色固体,导致化学能就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该原电池的电池效率低。刘影、张勇[10]2位教师在《实验与化学史的巧妙结合——基于化学史的教学设计:原电池发明之旅》一文中新课的引入也是颇具特色。论文以化学史为教学线索,呈现了电池的发展史,呈现了单液原电池到双液原电池的发展历程。王萍[11]教师在《“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多媒体教学设计》一文中提出用化学故事引入原电池的学习,可以收到意想

7、不到的效果。文中引用了《格林太太的假牙》这个故事,利用Flash(或者Photo-shop)编制成动画。故事是这样的:在伦敦的上流社会,有一位贵族夫人格林太太,幼年时曾掉了一颗牙齿。为了显示她的富有,格林太太特意装上了一颗假牙。不料,自此以后,这位夫人整日感到精神萎靡,找遍各大医院会诊也不见效果。后来是一位化学家开出了一张处方,为她解除了痛苦。2.2实验设计,突破难点谢晓红、罗欣、智春忆[12]3位教师在《苏教版选修4“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学设计》一文中的实验探究很有特色,实验探究问题的设计注重知识的逻辑顺序

8、,学生的认知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教学设计的引入是通过实验来回顾化学能是如何转变成电能,观察演示实验发现电流计指针开始偏转很大,然后偏转逐渐减小,同时发现负极锌片表面逐渐被铜覆盖,接着提出“设计什么装置可以提高电池放电效率”,在双液原电池的连通方面探究了“导线”、“水桥”和“盐桥”,突破了双液原电池的组成条件。程英、殷亮[13]2位教师在《实验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原电池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一文中探究原电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