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考试试卷(2012)初中、高中信息技术学科

《课程标准》考试试卷(2012)初中、高中信息技术学科

ID:40910097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0

《课程标准》考试试卷(2012)初中、高中信息技术学科_第1页
《课程标准》考试试卷(2012)初中、高中信息技术学科_第2页
《课程标准》考试试卷(2012)初中、高中信息技术学科_第3页
《课程标准》考试试卷(2012)初中、高中信息技术学科_第4页
《课程标准》考试试卷(2012)初中、高中信息技术学科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标准》考试试卷(2012)初中、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石景山区《课程标准》考试试卷(2012)初中、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校:_______姓名:_______教龄:_____是否兼科:_____成绩:__________考试须知:⒈本科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共6页。⒉答题前,请将姓名、学校等信息填写在试卷指定位置。大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 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⒉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对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在熟悉并利用技术条件和环境的基

2、础上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顺应技术应用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⒊信息素养在课程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方面均有体现。⒋现场直播参观“秦兵马俑”的实况,说明了信息在空间上的传递。“秦兵马俑”经过两千多年之后,被挖掘出来,原址未动进行开放展出,说明了信息在时间上的传递。⒌自然状态下的信息都是客观真实的。但是,当人们用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影视等形式记载下来的信息,则与原来自然状态下所呈现出来的信息,有着很大的差别

3、。两者之间的差别只能越来越小,不能彻底地消除。⒍信息也是一种资源,具有使用价值。信息传播的面积越广,使用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和作用会越大。信息在复制、传递、共享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重复产生副本。但是,信息本身并不会减少,也不会被消耗掉。⒎将“信息”的二进制数值编码,转换为十六进制数值编码。①信:(0101000001000101)2→(_5045_)16②息:(0100111100100010)2→(_4F22_)16⒏多媒体必须有多种媒体整合、数字化、交互性、超媒体功能的特点。⒐计算机的21端口默认为文件传输协议(FTP)下载文件的服务

4、;25端口默认为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服务;80端口默认为用于万维网服务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110端口默认为邮局协议版本3(POP3)服务等。⒑教学过程就是在课堂上任课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的五个教学环节是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讲授新课、总结归纳、课后作业。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可以单选、多选。)⒈能够存储表示媒体的存储媒体是(③④)。①纸张②胶卷③固态硬盘④移动存储器⒉打开应用软件的本质,就是运行应用软件文件夹中的(③)类型的文件。①TXT②DOC③EXE④JPG⒊一个不开放源代码的系统(

5、如:Windows)对用户最大威胁是(④)。①计算机病毒②木马程序③黑客的攻击④软件后门⒋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复习提问”环节的主要目的是(①②)。①为顺利地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作铺垫。②设置情景,为顺利地引入新课内容做准备。③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④通过复习提问,管理课堂教学秩序,形成学习气氛。⒌课堂教学中的“课后作业”环节的主要目的是(②④)。①就是为了下一节课的“复习提问”环节做准备。②检测学生在本节课中学习的效果。③采用反复记忆法,让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④让学生在课后,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6、技能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应用相结合,进行具有拓展性、迁移性的探究性学习和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所学有所用,即达到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目的,又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⒍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属于通识教育范畴,是以提高学生的(①)素养为主旨的教育,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①技术②文化③艺术④科学⒎教育部制定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必修模块是(②)。①《算法与程序设计》②《信息技术基础》③《多媒体技术应用》④《网络技术应用》⒏教育部制定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选修模块有(④)。①两个②三个③四个④五个⒐《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要

7、求关注的三个方面是(①②③)。①知识与技能②过程与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④信息素养⒑教师备课的依据有(①③④)。①教育部、省市区教委或教育局制定的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②授课教师本人的教学能力和特点③本学科的教科书以及教材等教学资料④教育教学的科学理论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⒈(5分)简单叙述一下你对课堂教学中的“引入新课”环节的认识。答:参考答案要点:课堂教学中的“引入新课”环节,虽然是最短暂的环节,却是关键的环节、重要的环节,就像是“文章中的引子”,设置情景引入新课的过程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的好与坏。一个好的“引入

8、新课”环节,是本节课成功的开端。⒉(5分)请说出“纸张、文字和图片、信息”三者之间的依附关系是什么?答:参考答案要点:首先要分清楚,谁是谁的载体(媒体)?如:“纸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