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878839
大小: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9
《初中数学学习方式的调查与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学习方式的调查与研究通过对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调查,发现当前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前预习准备不充足、课堂上学习被动、且可课遗留问题累计较多,课后作业不认真等三个方面。为此,需要激发学生的主动自觉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数学学习方式;并进一步转化教师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同时,相应地改进评价方式。一、研究问题根源与目的(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进一步转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当前紧迫的任务。传统教学把学习片面地建立在人的客观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使得学
2、习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为一种外在于学生的控制力量,从而影响了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努力摈除传统学习观的影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质疑、探究,使得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从而实现学生学习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二)探究理想与现实存在的矛盾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数学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应激
3、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但是,从我们的教学实际来看,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充足的主动性,在自治性,和耐性,对数学学习缺乏情感投入和兴趣。学习动机匮乏没有足够的内在动力;从对学习内容来看,停留于如何解题的机械学习,很多情况下没有真正领会数学思想。由此可见,目前我们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要解决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就必须对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从而改
4、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为此,我们对初中新入学(即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不良行为进行了摸底,以了解当前初中新生在数学学习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二、研究过程中的实施方法(一)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调查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在其长期的学习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学习方式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的形成需要学生自己主观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教育工作者有意识的引导和干预。这里的“引导”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正确、有益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予以引导、肯定和强化。而“干预”,则是指帮助学生克服和消除学习过程中的不良行为和方式。因此,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良
5、行为,进行研究和干预,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我们认为需要从学习过程出发考察学生在课前、课上、课后三个时期对数学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的表现,才能真正把握当前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整体情况。另外能够让学生充分自我陈述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行为,从而保证调查结果更具普遍性,使得我们的研究更有针对性。(二)调查研究的针对性目标1.调查对象的选取我们选择了初中新入学(即七年级)学生,我们特意选定七年级为调查对象,是因为:一方面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随着学习难度加深、学习任务增加等新情况,更需要在学习方式上
6、予以恰当的指导;另一方面,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对他们进行调查研究,有助于了解他们在学习方式上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这是实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影响数学学习效果的不良学习行为课前课上课后。三、当前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一)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1.课前学习准备不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学生可能没有把课前准备看成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认为课前的查找资料、大量阅读、收集信息、课前预习应是学习过程的基础和起始阶段。如果在这一阶段缺乏足够的学习准备,必然会影响到后续的学习过程
7、。2.课堂学习主动参与不强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学生普遍认为在课堂上不主动提问,上课不听讲、走神的情况较为突出,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也越来越被动。“课堂气氛不活跃”、“不举手回答问题”、“听不懂也不问、装懂”、“不主动思考、有懒惰思想”的学生占了很大比例。我们认为,学生上课不愿主动提问发言,其实是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权实现不充分的表现。这是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表达会受到各种限制,大多数老师要求学生课堂回答必须声音洪亮、口齿清楚、解题利落正确、解题思路清晰等。关于课堂提问,还有来自学生的心理障碍:担心自己提出的问题过于肤浅,受到教师的批
8、评、学生的嘲笑,担心自己提出的问题可能别人已经想到了,尤其是当自己的观点与教材、教师的观点不一致时,顾虑会更大一些。于是,随着学生年龄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