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870592
大小:5.52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9
《【教学设计】《谈挑花》(语文北师大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谈挑花》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曲周县第一中学张凤云教材分析:《谈挑花》选自北师大版第四单元,沈从文先生用平实的语言讲解了挑花这种古老的工艺。文中对挑花的流行、挑花的题材和挑花的工艺都作了简洁的介绍,让我们对挑花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挑花艺术的特点,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魅力。【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介绍事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介绍事物的方法。【教学难点】思考现代工业下,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方法
2、】提问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点拨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1、预习诵读,了解作者2、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挑花,是刺绣的一种针法,是中国民间一种具有极强装饰性的刺绣传统手工艺。它在丰富我国民间艺术的同时,也成为了我国世界遗产中的一支独秀。挑花装饰意味深厚,形象简练夸张,同时又富有传神的真趣。它以精简的构图和多变的手法,将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和本民族人民热爱自然的情怀一一展现出来,既融合了淳朴的民风和独特的自然风貌,又创造出一种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风格。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谈挑花》,来领
3、略这种古老而又现代的工艺。【设计意图】以挑花的特点和作用导入,让学生对挑花有一定的了解,为阅读文本打好基础。二、走近作者沈从文(1902-1988),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三、理思路默读课文,概括每段主要内容
4、。第一段:挑花流行于民间,成就巨大。第二段:与蓝印花布对比,讲解挑花题材。第三段:挑花受现代工业影响,多保存于偏僻山区。第四段:挑花使用地材汉族和少数民族不同。第五段:凤穿牡丹和串枝莲图案是挑花绣最有新鲜生命值的图案。【设计意图】如今高考重在考查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段落大意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因此本环节旨在教授学生抓住段落主要内容概括段意,理清文章写作思路。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四、析重点,解难点1.读第一段,概括挑花的流行特点是什么?从技术上属于古典,现代仍然继续发展;富于民族艺术
5、特色;成就包罗万象,丰富多彩。2.阅读第二段,比较蓝印花布与挑花工艺的异同。同:都与广大人民生活联系密切;都属于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异:①蓝印花布属于部分事业工匠,生产具有全国性;挑花历来非商品生产;②蓝印花布花布纹样常常相同;挑花图案千变万化。3.阅读第三段,分析挑花艺术在偏僻山区保存较好的原因。近现代工业发展迅速,机制印花布流行,对挑花绣带来了较大影响,导致其逐渐衰落。而偏僻山区受这一影响较小,所以保存较好,艺术风格更为鲜明。4.阅读第四段,分析不同民族所用地材和效果有何不同。汉人忌讳白布,多用是在土白布上用深青线挑花,少数民族尚青
6、黑爱彩色,所以多用青布作地,上加彩线或者棕黄绿。白地挑花绣图案疏朗,如素描画;青黑地挑花绣,构图繁复,色彩错综。5.阅读第五段,分析凤穿牡丹为何具有新鲜生命值。(1)与优秀传统有关,凤穿牡丹历史悠久、技术成熟。(2)具有春风独占的爱情寓意。【设计意图】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对文本每部分内容进行详细分析,理解分析文章的重难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五、拓展延伸文中提到“凡是彩印花布所到处,挑花绣必受一定影响,逐渐衰落”,这种现代工业发展导致民间工艺衰落的现象,你了解到的还有哪些?请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观点一:伴
7、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中吸引的各种外来文化的涌入,不断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文化的融合和发展同时也导致许多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面临着消亡的危险。树立民族民间文化认同感,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在研究、保护时,要将乡民艺术“还鱼于水”。“只有从乡民的具体生活出发,将乡民艺术视为乡民生活与文化的一部分,才能真正理解其魅力与真谛。”观点二:可以利用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保护,并对存在法律漏洞之处及时修订或者出台新法规。借鉴别国的成功保护模式,以充分实现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经济价值,对其进行有法可依的保护、传承和利用。观点三:对我
8、国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一项长期、伟大的历史性任务,是政府部分和社会组织以及每一位公民共同肩负的责任。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之下,加大民族民间文化设施配置,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