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给药周期

用药给药周期

ID:40870093

大小:3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9

用药给药周期_第1页
用药给药周期_第2页
用药给药周期_第3页
用药给药周期_第4页
用药给药周期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药给药周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 从权衡给药周期、调节给药频率、特定时间给药、顺应趋势给药四个方面论述了给服中药的时效性,以期对临床医生有所裨益。【关键词】 中药应用;时效性;服药时间    《医学源候论》说:“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则非特无功,反而有害,此不可不知也。”强调了给药方法的重要性。由于机体对药物的感受性存在着时间差异,因而调整给药时间以顺应人体阴阳消长变化规律、脏腑功能节奏、病理演变趋势是必需的。就择时给药和疗效的关系作一论述。   1 权衡给药周期   人体在病理状态下同样存在着节律性,“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

2、分为四时》)许多疾病都呈现出周期性,如周期性发热、周期性出血、周期性腹泻、周期性皮疹、周期性哮喘、周期性精神病等,甚至连癌细胞的生长速度亦存在着周期性。因此在治疗上应充分利用其周期性特点择时给药,才能见效或收事半功倍之效。有人按月亮盈亏用药,即根据疾病的虚实而在月亮盈亏的不同时段进行调治。如参照月亮盈缺的相应变化分为四个不同时段,可增强调治妇科疾病的疗效。其一上弦调经,以温养补益为主;其二为月望逐瘀,以活血通络为法;其三为下弦安胎,以固摄安保为重;其四为朔时止带,以除湿健脾为则。另外,给药周期还包括持续给药的时间长短,有的方剂只宜短时给药,

3、如大承气汤、四逆汤之类;有的病症短时不可取效,须长时服药。《石室秘录·长治法》说:“长治者,永远之症,不可以岁月计也。”在其论治腰痛用解湿仙丹时说:“大约此等腰痛,初起之时,三四剂即可奏效,痛至经年累月者,非服二月不效也。”在权衡给药周期时,须参考处方药物的起效时间、维效时间(半衰期)、疾病周期等综合考虑。中医时间医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从整体上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周期性,并指导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其核心思想是“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动态观。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人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不但受四时气候的影响,而且与自然界的昼夜朝夕、阴阳

4、变化有一致的节律。就藏医理论而言,尽管没有“生物节律”、“时间医学”等专有名词,但从人的生理变化、疾病的诊断治疗,甚至药物的采收及配制等各方面都包含着时间医学的思想。现就二者之间在生理、病理、诊疗等方面的认识作一比较,以更好地指导中藏医临床治疗,尤其是对疾病的择时治疗。1时间医学生理之比较祖国医学十分强调“天人相应”的统一观,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密切影响着人体,同时,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季节、气候变化等过程具有周期性相适应的变化,一年四季、月、日节律对人体的生理都会产生影响。故《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日:“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灵枢

5、·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中医学认为“五脏应四时,各有所受”说明五脏之气的强弱与四时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如中医从月亮的盈亏来认识人体气血经脉虚实节律,认为女性月经周期是一种月节律变化。正如《索问·八正神经论》所说:“月始生,则气血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素问·金匮真言论》从昼夜阴阳消长关系来认识人体经脉气血循行流注盛衰的节律。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

6、鸣至平日。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变应之。”说明一日内的不同时间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美国著名医学博士帕纳蒂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午夜至凌晨四时人体绝大部分功能处于最低潮,而临床病人此时去世的也最多。说明一天中人体身心变化也有明显的节律性。这与祖国医学理论描述的“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具一致性。藏医学在理论上以三因学说为理论核心,以五源学说为指导思想形成独特理论体系。《四部医典》云:“隆、赤巴、培根三者,不变其性即为病因,变性而失衡即为疾病。”隆、赤巴、培根三者各自的盛衰与时令变化之间又有着直接的关系。如藏历将一年分为六个时序,即春季(藏历1—2月)

7、、热季(藏历3~4)、夏季(藏历5~6)、秋季(藏历7—8)、上冬(藏历9一1O)、下冬(藏历11一12)。热、夏和秋季依次为隆病蓄(蓄积)、发(激发)、息(平息)的时令;夏、秋、上冬季依次为赤巴病蓄、发、息的时令;下冬、春、热季依次为培根病蓄、发、息的时令。2时间医学病理之比较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好发时令与时间特点。如《周礼·天官》记载:“四时皆有疾疫,春时有痛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餮泄,夏伤于暑,秋生疟疾,秋伤于湿,冬生咳嗽。”这是由于

8、邪气内伏,当气候随时间而变化时才发病。《素问·金匮真言论篇》日:“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从四时多发病的角度,说明五脏之气的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