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元代理学与元代诗人的仕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九九年第二期●文学研究元代理学与元代诗人的仕隐火人提要由宋入元的理学除了在元代诗人的诗作内涵及其艺术风格的形成方面留下深深的痕迹之外,还直接影响着元代诗人仕与隐的选择。可以说,民族矛盾与压迫并不是决定元代诗人仕隐的唯一原因。元代理学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程朱理学与陆九渊“心学”的合流。前者是元代诗人仕元的理论基石,后者是元代诗人归隐的精神内核。关键词元代理学元代诗人入仕归隐礼》、《春秋》、《易》。如此,理学又经书院得以一广泛传播。理学由宋入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苦如果说理学在元代流
2、传之际又有新的发的过程,但作为人们精神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展并呈现出一定的特色的话,那么,南宋显学支撑,它顽强地在元初学士文人的心中由局朱学与陆学在元代的逐渐合流可为其显著特部占领逐渐发展为全盘控制,由此在中原地征。南宋中期,朱陆比肩而立,“一时学士大夫带蓬勃发展,以至名儒迭出,流派纷呈。时北雷动云从,如在洙泗,天下并称之曰:朱»有许衡缔建的“鲁斋学派”,刘因创立的“静修陆”。至南宋后期,朱学盛而陆学衰。入元以学派”,南则有南宋“勉斋学派”之余绪“北山后,朱学大盛,但陆学的流风遗韵亦开始为世四先生”和吴澄的“草庐
3、学派”。一方面,戎马人所瞩目。一者,“朱氏之学,盛行于今,上自抚攘、文献散逸中士子对艰难北传的理学(尤国学,下至乡校、家塾。师之所教,弟子之所¼其是程朱理学)顶礼膜拜,所谓“海内之士,非学,莫非朱子之书。”一者,信奉陆学、推崇¹程朱之书不读”;一方面,起于漠北草原的象山者亦不乏其人。曾官至礼部尚书,预修蒙古贵族为扩大并巩固其统治亦大力张扬理宋、辽、金三史的危素宣称“守其言(指陆子之½学。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之前便“尽收亡金诸儒说)而弗变。”名儒刘在《隐居通议》中亦º之士,及一时豪杰知经术者,而顾问焉。”仁称陆九渊
4、“诚一世之天才也”;“夫象峰中天,¾宗(公元1312~1314年)之时,复科举,钦定百世稽首。”南方大儒吴澄更在标帜朱学之以朱熹的《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由南宋的时,引输陆学的本心论,“尝为学者言:朱子道私学身份一跃而为官学。《元史·选举志》又问学工夫多,陆子静却以尊德性为主。问学不称,元代书院遍及各地,政府直接委任书院讲本于德性,则其弊偏于言语训释之末,果如陆¿官,或曰“教授”,或曰“学正”,或曰“山长”。凡子静所言矣。”推波助澜者尚有陈苑,赵偕,读书者必先读《孝经》、《小学》、《论语》、《孟郑玉,虞集等人
5、。可以说,元代朱陆合流最显子》、《大学》,次必读《诗》、《书》、《礼记》、《周赫的结果便是在明初诞生了大力发扬陆学的64Á王阳明的“心学”。如此,元人既接席朱熹的儒生。为此,被时人誉为“儒教大宗师”,从“性理”、“格物致知”之说,又承继陆九渊的客观上再一次吸引士子发挥所长,“以夏变“心理”、“发明本心”之说,这就为元代诗人社夷”。而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便是一振而大会政治观的形成,生活道路的选择提供了广盛的理学。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曾有这样一阔的空间,直接指导了元代诗人的入仕与隐段记载:“许衡应召赴都。刘因问之
6、:‘公一聘逸。而起,毋乃太速乎’?衡答曰:‘不如此,则道不与历朝相比,元代诗人的民族构成十分行’。”许衡这里所说的“道”,即为程朱理学所À复杂,但操觚赋诗之士仍以汉人为多。那宣扬的“道”,即:“理”。朱熹在《朱子文集·答么,如何面对以铁骑横征天下并得以大一统黄道夫》中说:“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的蒙元政府便成为士子们首先要解决的问之本也。”这个“理”,或曰“道”,既是宇宙万物题。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元代的士子文人的本原,也是儒家思想中人类社会的最高原仕隐较为自由随意。其中,与蒙元政府配合默则。《论语·尧曰
7、篇》载:“尧曰:‘咨!尔舜!天契,成就功名者有之;寄情山水、隐迹江湖、独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修己身者有之;半官半隐、时怀立功之心、时终’。”儒家秉道入世的思想由此传之千载。在从隐士之风者亦有之。元代诗人中,仕元且显理学家看来,皇统与道统在尧、舜、禹、汤、文、者就有郝经、许衡、刘秉忠、刘、王恽、卢挚、武、周公以前合而为一。而孔孟以后,道统便赵孟、欧阳玄、袁桷、范、虞集诸人;固隐与皇统分离,为民间贤士所继。换言之,道统不出者有戴表元、刘因、许谦、吴莱、陈樵、郑只由明君实现,而昏君则不能执道。所
8、谓“周玉诸人;半官半隐者有尹廷高、杨载、仇远、张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养浩、吴澄诸人。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无善治,士犹得以明夫善治之道,以淑诸人,以二传诸后;无真儒,则贸贸焉莫知所之,人欲肆bk凡仕元者,莫不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他们而天理灭矣。”可见,天道至尊,道统高于皇仿佛越过了民族畛域,在南宋遗民“宁可枝头统。故理学家们提出“从道不从君”的处世原抱香死,何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