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232089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9
《元代回回诗人萨都剌诗风形成之考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元代回回诗人萨都剌诗风之形成摘要:萨都剌是活跃于元代后期的回回诗人,有《雁门集》传世,当时文坛领袖虞集说他“最长于情,流丽清婉”(《傅若金诗序》),于文传赞他豪放、险劲、刚健、清丽。(《雁门集序》),清人顾嗣立说:“有元之兴,西北子弟尽为横经。涵养既深,异才并出。云石海涯、马伯庸以绮丽清新之派振起于前,而天锡继之……于是雅正卿、达兼善、迺贤易之、余廷心诸人,各逞才华,标奇竞秀,亦可谓一时之盛者欤。”,在西域作家中,萨都刺“清而不佻,丽而不缛”的诗风是颇具代表性的,亦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关键词:回回诗人萨都剌诗风形成萨都剌(1272—?)(生卒年有待考证)
2、字天锡,号直斋,西域答失蛮氏(《元典章》说答失蛮即“回回修行者”)。祖父思兰不花,父亲阿鲁赤均为武臣,受知于元世祖。后以世勋镇守云、代。萨都刺生于代州(今山西代县),代州古称雁门,遂为雁门人。①萨都剌是我国元代著名的穆斯林诗人、书画家,对中华民族文化有突出贡献,在我国文化史上留下光辉一页,可惜书画多已流失仅存有《严陵钓台图》《梅雀》两幅画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但传世诗词之作有《雁门集》《石林集》《萨天锡诗集》《西湖十景词》。清人顾嗣立在《元诗选》中说:“云石海涯、马伯庸以绮丽清新之派振起于前,而天锡继之,清而不佻,丽而不缛,真能于袁、赵、虞、杨之外,别开
3、生面者也”故可见萨都剌诗歌风格之独特异于同朝之人。在《雁门集》刊行之初,当时的名宦于文传在序里评价其诗曰:“其豪放若天风海涛,鱼龙出没:险劲如泰、华云开,苍翠孤耸;其刚健清丽,则如淮阳出师,百战不折,而洛神凌波,看花霁月之(女便)这是对回回诗人萨都刺诗风最恰当的概括。笔者认为萨都剌诗风的形成有以下四个原因:一、伊斯兰家世的传统教育就回族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来说,回族萌芽于唐、宋,融汇于元。13世纪,蒙古人横扫亚欧大陆,大量西亚、中亚的穆斯林进入中国,伊斯兰教在中国迅速传播,这是回回民族形成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此时他们已非唐宋时期的侨民,而是获得了回回色目人的
4、编民身份,在元朝属于色目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享有独特的社会政治地位。萨都剌祖籍西域,父阿鲁赤13世纪迁至雁门,为元代武臣,镇守雁门一带。传统的中国式东方教育讲究道德的培养,气质的修养,西方教育讲究实用的科技艺能,而伊斯兰《古兰经》教育可以说是二者的结合体,它既重视道德的培养又注重知识的积累。萨都剌虽然出身将门,世有功勋,但绝非是“一介武夫”,全有一身莽气。在伊斯兰的传统教育中,《古兰经》有着道德训诫之作用。《古兰经》说:“至于善功的分量重者,将在满意的生活中(天堂),至于善功的分量轻者,他的归宿是深坑(火狱)(101:6—9)”,伊斯兰的这种信后世的“修身
5、”之道是永恒的,这对萨都刺的人生价值观有很大的影响,体现在诗中就是忧国忧民。《古兰经》说:“如果他们归顺,他们已遵循正道。如果他们背弃,那么,你只负责传达。”这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中国式文人另类文化演变的情怀。he"governingforthepeople","Nomattertheinterestsofthemasses"conceptunderstandingisnotinplace.Thespecificworktreatswiththedeployment,afewleadingcadrescomplainthatworki
6、stoocomplicated,toomuchresponsibility,thepressureistoolarge,toomuchemphasisonthedifficultyofthework.Forexample,noncoalmine伊斯兰的传统教育为萨都剌的诗词创作奠定下扎实的文学基础,孕育了他兼济苍生的救世情怀。西域人入中原,其气质偏于豪健,这与元代大一统的政治局面相适应。萨都剌文辞雄健豪放,感时伤怀,同情民生。如他作于元文宗图帖睦尔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的七古《鬻女谣》②的诗句中就有这样的体现:扬州袅袅红楼女,玉笋银筝响风雨。绣衣貂帽
7、白面郎,七宝雕笼呼翠羽。冷官傲兀苏与黄,提笔鼓吻趋文场。平生睥睨绔袴习,不入歌舞春风乡。道逢鬻女弃如土,惨淡悲风起天宇。荒村白日逢野狐,破屋黄昏闻啸虎。闭门爱惜冰雪肤,春风绣出花六株。人夸颜色重金壁,今日饥饿啼长途。悲啼泪尽黄河干,县官县官尓何颜?金带紫衣郡太守,醉饱不向民食艰!这年各地发生大旱饥荒,灾民无数,见到灾区惨状,伊斯兰的“清真教育”使得他有“冷官傲兀苏与黄,提笔鼓吻趋文场。平生睥睨绔袴习,不入歌舞春风乡。”的刚正不阿之气。运用对比的手法发出了对太守和县官的谴责“金带紫衣郡太守,醉饱不向民食艰!”伊斯兰传统文化孕育了他“哀民生之多艰难”的济世情
8、怀,当中的景物描写也不乏苍凉悲壮的西域色彩,雄健慷慨。此外,他的《纪事》一诗中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