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798827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7
《《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设计及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设计及说明棠下小学杨小平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0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2、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同学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多些”“少些”。谈话:同学们,瞧,这是什么?(智慧星)这些漂亮的智慧星呀,是小猴和小兔比赛时折的,你
2、们想知道比赛结果吗?请看黑板。黑板出示例题:小猴和小兔比赛折智慧星。小猴说:“我折了34个。”小兔说:“我折了38个。(教师在黑板上贴动物图片并板书34和38)提问:听了小猴和小兔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请在四人小组中交流。四人小组交流后汇报。可能出现的回答:小兔赢了比赛,小猴输了;38大于34,34小于38;小兔折的比小猴多,小猴折的比小兔少。引导:你怎么看出小兔赢了?小兔折的比小猴多很多吗?得出:小兔折的比小猴多一些。(板书“多些”)提问: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同桌互相说一说。得出:小猴折的比小兔少一些。(板书“少些”)[设计目的:
3、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童话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便于教学的展开。]2.“多得多”“少得多”。谈话: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些听课的老师,谁愿意说一说我们教室现在有多少位老师?请大家数一数。学生活动,数出教室老师的人数。谁再来说一说我们班有几个同学?(分别板书老师的人数和学生的人数)提问:老师的人数和学生的人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可能出现的回答:学生的人数多,老师的人数少;学生的人数比老师的人数多,老师的人数比学生的人数少。引导:学生比老师只多一点吗?(不是)得出:学生比老师多得多,老师比学生少得多。请同桌再
4、用“多得多”和“少得多”互相说一说。(板书:“多得多”“少得多”)[设计目的: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熟悉的事,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建立数感。]3.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仅要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而且要反映数量相差的程度时,就可以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来表达。4、课间休息:欣赏一分钟欢快的音乐。提问:这段音乐好听吗?播放这首曲子用了1分钟,我们上一节课需要多长时间?(40分钟)谁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将这两个时间比一比?得出:一节课的时间比这首曲子的时间长得多,这首曲子的
5、时间比一节课短得多。引导:你知道有哪些事情所用的时间要比一节课的时间长一些?(学生自由发言)[设计目的:听1分钟音乐使学生感到轻松,同时又和新知识联系在一起。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新知的体验。]二、质疑反馈,点拨引导。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生1:“多一些”、“多得多”我觉得有点乱。生2:“少一些“、“少得多“我也不太理解。)师:多勇敢,不懂就问。那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几岁啊?生:想!师:(故作神秘)你们猜一猜啊。生1:26岁。师:比26岁多
6、一些。生2:35岁。师:比35岁少一些。生3:33岁。师:比33岁少一些。生4:30岁。师:再多一点。生5:31岁。师:是啊,你们才7、8岁,老师的岁数可比你们多得多。[设计目的:通过让学生猜老师的年龄,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同时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今天所学的知识?四、活动出示:小猴拿着卡片5
7、0,小兔拿着卡片45。讲述:小兔和小猴打算用今天学习的“少些”“多些”“少得多”“多得多”这些词玩一个游戏。你们想不想玩?活动方法:两人各拿一张卡片,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将两个数比一比。[设计目的:此环节重在学以致用,让学生在游戏中灵活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在运用中进一步加深体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