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789406
大小:1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7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单元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专题复习:活动探究与综合实验》教学设计初中化学中“酸、碱、盐”三类物质间相互关系的教学既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必考的考点。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特点有“六多”,即:基本概念多、物质种类多、反应规律多、必须记忆的多、实际运用的多、题型变化多,再加上无机物的相互关系又是整个初中化学知识的综合和深化。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甚至使部分同学失去信心,放弃对化学的学习。因此,我经过多次教学实践,在“酸碱盐”两章的教学开展一节综合实验“活动与探究”教学,会取得比较明显的实效。在这节综合实验“活动与探究”教学
2、中,我将课堂搬入实验室,组织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通过实验探讨来进一步认识和学习各种物质的性质。活动前,我精心准备了8瓶化学试剂: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稀HCl、稀H2SO4、NaOH溶液、Ca(OH)2溶液、CuSO4溶液、、Na2CO3溶液、,即“两酸、两碱、两盐、两种指示剂”。在活动中,我指导学生以上述试剂为题材,在一节课内,完成四项实验探究:指示剂的变色规律;酸与碱中和反应;酸与盐反应;碱与可溶性盐反应。我将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设计为以下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接触性进入学习过程这一环节主要是营造和谐气氛,
3、提出有效问题,使学生在问题中求知,在问题中发展。活动进度宜快不宜慢。首先,指导学生将实验桌上摆放的8瓶试剂按指示剂、酸、碱、盐进行重新分类并摆放整齐。最后,引导学生探讨NaOH溶液试剂瓶口的白色粉末和Ca(OH)2溶液试剂瓶底的白色粉末各是什么?大多数学生能在启发引导下,熟记基础知识,并掌握方法,个别学生的回答超出了我的课前预设,如,Ca(OH)2溶液试剂瓶底的白色粉末有可能是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析出的晶体,并非其变质。通过观察和探讨,使学生真实地“摸”到了实验,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化学式,会
4、分类并敢于接触化学药品,对化学药品产生了亲近感,为下一环节实施“实验探究教学”进行基础知识的铺垫,并做好心理准备。第二环节:直观性感知这一环节主要是组织学生探讨具体物质的性质,引导学生分组独立完成探究实验,专人记录实验现象,让他们感知每一种物质的性质和理解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第一,分组探究“两酸、两碱”与指示剂的作用,突出“遇”与“使”两个字的不同寓意。即三组同学探究稀HCl、NaOH溶液与指示剂的作用,三组同学探究稀H2SO4、Ca(OH)2溶液与指示剂的作用。第二,分组探究“稀HCl与NaOH溶液”的中和
5、反应。设计两组实验:一组加酚酞,一组不加酚酞。力求体现恰好反应时指示剂酚酞的裁判作用。第三,分三组探究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Ca(OH)2溶液跟Na2CO3溶液反应的宏观现象。例如:在学习Ca(OH)2的化学性质时,有同学把石灰水滴入少量的CuSO4溶液,并没有出现沉淀,这是因为什么?又如:在中和反应中,有同学滴加较多的稀盐酸,溶液红色才消失,这又是为什么?因此,老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做实验时捕捉疑点,大胆提问。另外,所有实验反应均为试管实验,操作简单,但还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对试管的握法、试管的振
6、荡及胶头滴管的基本操作进行规范性的训练。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好奇进入实验室,带着答案和自我探究的欣喜离开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第三环节:理论感知加强理解经过第二环节的实验探究教学,学生对单一的酸、碱、盐的性质获得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并总结酸、碱、盐的通性。这一环节的活动进度也宜快不宜慢。在总结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对知识的内化,很好地理解了酸、碱、盐的性质及其反应规律,而且还学会了探索化学知识的一般方法,这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7、。第四环节:实现实验教学可视化,达到应用和创新通过前三环节的学习,学生对酸、碱、盐的认识已较为深刻了。此时,就可引导学生将内化的知识转化为外化的实践、即对物质进行鉴别。设计实验习题:现有稀HCl、CuSO4、Na2CO3、Ca(OH)2四瓶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经过讨论分析得出:先看溶液颜色,后将检出物向剩余溶液中滴加,逐次鉴别出其它几瓶溶液,其检出的先后顺序为CuSO4、Ca(OH)2、Na2CO3、稀HCl。通过这种训练途径,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验探究能力,而且可
8、以使学生蕴藏着的巨大智力和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使他们能轻松地掌握酸碱盐的性质。实验证明,在“酸碱盐”两章的教学后开展一节综合实验“活动与探究”教学,会受到学生的普遍喜爱和认可,因此,这一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励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更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