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常见的酸与碱与指示剂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常见的酸与碱与指示剂

ID:40785669

大小:14.8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7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常见的酸与碱与指示剂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常见的酸与碱与指示剂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常见的酸与碱与指示剂_第3页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常见的酸与碱与指示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年级:初三学科:化学主备人:邹正萍课题:常见的酸和碱课型:实验探究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学会自制指示剂并能选择用于酸碱性的检验2、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点: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难点:熟记常见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规律教学准备:石

2、蕊、酚酞、盐酸、醋酸、石灰水、氢氧化钠、苹果汁、1:1酒精溶液、时令花朵(如:山茶花)、研钵、纱布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并验证教学过程【回忆】在生活中,你接触过、听说过哪些酸和碱?【学生发言】如:酸有醋酸、盐酸、硫酸、硝酸、果酸,碱有石灰水中的溶质、氢氧化钠。【设问】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物质是酸还是碱?【回忆】氨分子运动使用了何种物质的变色,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了酸又使用了哪种物质?【学生回答】酚酞、石蕊【展示并讲解】指示剂的发现发展史,让学生明白指示剂的作用【讨论】根据以上信息,试讨论确定物质是酸还是碱的方法。【学生发言】取各

3、物质的溶液各少量于试管,分别滴入几滴石蕊或酚酞溶液,根据溶液颜色,判断酸与碱【引导】好,通过下面的活动与探究来看看石蕊、酚酞分别会呈现怎样的颜色1、常见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规律【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将10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向其中一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2—3滴,向另一组试管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食醋  石灰水  复备内容此处可将学生学过的酸的化学式书写出来,比较一下组成上的相同

4、之处,为后面学习打好铺垫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  【学生活动】【展示与交流】(交流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设问】能否从中找到变色规律【回答】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成红色。【教师补充讲解】物质有三性,酸性、中性、碱性。酸呈酸性,碱呈碱性,但呈酸性的不一定是酸,呈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有的盐呈酸性,有的呈碱性、有的呈中性。有些物质如水、酒精呈中性【提问及应用】现有一瓶无色溶液,不知酸碱性如何,你有哪些方法检测?【学生回答】【实验】向一无色溶液滴加酚酞,溶液没有颜色

5、。【提问】该溶液一定呈中性吗?【提问】身边是否也有类似的物质呢?如何找寻【演示】2、自制指示剂。【过渡】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在日常生活中指示剂随处可见,同学们可通过下面的活动体验一下。【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1)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胡萝卜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2)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3)试验该汁液在上述5种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每小组可以自制1~2种指示剂)指示剂(汁液)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食醋石灰水

6、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            【学生活动】【交流】交流实验结果,比较所制得的指示剂中,哪些在酸或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效果较好。【反思】通过上述活动与探究,你有什么想法?【学生发言】如:1、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得非常密切。2、我们要养成从生活中搜集化学资料的习惯。3、花有助于我们的化学研究,但我们不应随意采摘公共场所等地的花。此处叙述较空洞,可演示一下石蕊与硫酸铜,酚酞与碳酸钠的反应【联想】花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生机和活力。请你谈一谈:为什么会出现“万紫千红”的花?【学生讨论发言】花可以制备指示剂,所以花在

7、酸性或碱性环境中会显示特殊的颜色,不同的花在各自的生长环境中颜色各异,所以会有万紫千红的景象。【小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酸碱指示剂,熟悉了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在酸碱中的变色规律,并能利用这一点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反思课堂设计:内容相对较少,难度不大,只是学生如何不出现记忆混淆上课效果:花汁颜色变化丰富,视觉效果很好,学生喜欢,易懂改进措施:可留出几分钟搞个及时背,比一比,谁记得快好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