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岗位对接

课程与岗位对接

ID:40784464

大小:178.5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8-07

课程与岗位对接_第1页
课程与岗位对接_第2页
课程与岗位对接_第3页
课程与岗位对接_第4页
课程与岗位对接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与岗位对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岗课对接”与课程改革主讲:安顺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郭福琴讲座内容岗课对接的基本内涵岗课对接的意义及作用岗课对接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学改革中如何进行岗课对接一、“岗课对接”基本内涵(一)“岗课对接”的理论依据200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关于职业技能教育建议》修订方案中,根据终生教育思想和全面教育功能,提出对职业技能准备教育的要求是:“使受教育者在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于受到本人所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可以在一生中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这一教育要求包括二个内容:(1)高职教育必须以岗位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岗位工

2、作能力包括多个初始岗位的就业能力,岗位转换能力,达到毕业即可就业,上岗即可操作,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2)高职专业课程必须对接实际工作岗位,课程教学要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要以熟悉岗位工作流程为主线,开展理实一体教学和岗位仿真模拟教学。(二)“岗课对接”的基本内容岗课对接,即将实际工作岗位环境转换为教学环境,将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技能、工作规范等转换为教学内容,设计一门或多门课程,在仿真环境下,开展理实一体的课程教学。职业教育在课程建设方面的研究,历经了年姜大元教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到戴士弘教授的“课程教学的单元设计和整体设计”都是立足于如何围

3、绕职业教育怎样进行课程教学进行的研究,到2012年,有专家提出了比较完善的“岗课对接”1、岗位工作任务的对接岗位工作任务即某一岗位日常要处理的工作事项,岗课对接就是将岗位任务及工作事项转换为课程的学习内容。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这些工作任务,学习这些工作任务的处理流程和处理方法,为将来从事这一岗位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与技能准备。在进行岗位工作任务对接时,可先将该岗位的所有工作事项按照类型进行分类,以类型为标志设计教学项目。2、岗位工作流程的对接岗位工作流程的对接,就是要将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工作流程或业务办理流程对接转换为课程或教材的教学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单位一线岗位工作人

4、员,从事岗位工作时,可能事先并没有构建工作流程,而是按其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进行操作。我们在对接工作流程时,需将岗位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形成的操作习惯按流程管理原理进行理论化,使其转换为可描述的工作流程,再对接到课程内容或教材中去。3、岗位工作技术技能的对接岗位工作技术技能即工作过程中所要运用和掌握的方法与技巧,一项工作任务中所含的这种方法与技巧可能很多,有常用的、基本的、关键性的,也有不常用的、简单的、无关紧要的。我们在对接转换岗位工作技能时,要根据课程特点及其对应岗位工作任务的实际情况而有所选择,要着重于基本技能,要突出关键技能;对那些简单的、非关键性的方法或技巧可通过基础知识来

5、描述,或在操作流程中予以描述。4、岗位工作规范的对接岗位工作规范即行业规范,它涉及到人员管理、业务操作、质量考核等各个方面,如企业会计核算岗位的工作规范就有企业会计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发票管理制度、会计档案制度等。岗位工作规范是岗位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是从事实际工作中不可缺失的。在专业与课程建设中,岗位工作规范也是岗位对接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对接转换形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作为基础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工作流程、工作技能一同构成该项学习任务的教学内容。二是将其融入到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技能中一并阐述。二、“岗位对接”对高职教改的重要意义(一)“岗位对接”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

6、本途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这个专业的教育与教学目标,它既规定了这个专业应培养的是什么层次、何种规格、具备何种能力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在总体上限定了该专业应该开设那些课程,应向学生传授那些教学内容。有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与课程建设就有了方向。以会计专业为例,我们可以把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良好的财经职业道德、熟悉会计岗位工作流程、拥有扎实的会计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会计核算技能、具备较强的岗位拓展能力的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确定了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之后,会计专业的课程建设,包括教学模式设计、教材与实训资料开发、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方法运用等一系列与该专业

7、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均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作为教材开发、课程或教学内容构建的方式方法之一“岗位对接”,心须以此为依据,针对该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及其工作任务的具体情詋,设计专业课程,系统地开展和完成切合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岗位对接。(二)“岗位对接”是实施“理实一体”的前提条件“理实一体”是现阶段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全国各高职院校及其专业教师在专业与课程建设过程中所达成的共识。“理实一体”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岗课一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