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澄清法评析

价值澄清法评析

ID:40778400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7

价值澄清法评析_第1页
价值澄清法评析_第2页
价值澄清法评析_第3页
价值澄清法评析_第4页
价值澄清法评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价值澄清法评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肆、價值澄清法評析8900133林佳玲一、價值澄清法的基本主張(一)三階段七步驟價值澄清法為了澄清當事者的價值觀念,發展出三階段,七步驟的過程:階段一:選擇1.自由的選擇2.不同的途徑中選擇3.經過考慮後才選擇階段二:珍惜4.珍惜自己的選擇,並引以為榮5.願意公開表示自己的選擇階段三:行動6.根據自己的選擇採取行動7.重複的採取行動(二)傳統的道德教育(未給予當事者完全的自由)為了要塑造自由的情境,主張價值中立,要求老師不干涉學生的發言,而指責傳統的道德教育在「灌輸」,它所指責的方法有:1.示範:以成人或古今

2、名人為典範。2.說服:將社會所認可的價值觀灌輸給下一代。3.限制選擇:事先佈置好幾個正面的選項,只能在此範圍內選擇。4.激勵:用戲劇或情感來激發。5.設立規則:用獎懲的方式要兒童遵守某一套規範。6.運用文字、藝術作品:從擴展知覺能力引申到價值規範。7.運用文化或宗教的信條:呈現一些無可置疑的智慧或原則,要求受教者遵行。8.訴諸良心:運用良心的制約,以激起當事者的罪惡感。(三)價值評析法交談的策略(一對一)1.即用口語進行澄清活動,要注意的十個要素如下:(1)避免說教。(2)要學生檢視自已的行為。(3)可以拒絕

3、回答問題。(4)目的在對個人的言行,做深一層刺激的思考。(5)目的不在獲得資料,而是幫助學生澄清自己的觀念和生活。(6)讓學生獨自思考,效果最好。(7)澄清回應常常是屬於個人的。(8)不一定對每一件事都提出澄清回應。(9)不可以用「這樣才對」的語句來回答。(10)澄清回應不是小心翼翼格守公式的機械化反應。2.價值評析法書寫的策略是將問題寫下,讓學生用書面回答,實施的方式可在課堂上進行,或在家填寫。可以當作週末的作業,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從容思考。3.價值評析法討論的策略(大團體)步驟一:選擇討論的主題步驟二:思

4、而後言步驟三:討論的方式步驟四:幫助學生扼述學習經驗4.教師在討論中有五項任務(可堅持自己的立場,但不干涉)(1)檢視各種可能的做法及後果。(2)不要直接告訴學生什麼是「對」的。(3)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但不強迫他人盲目的接受自己的觀點。(4)不限制別人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表現。(5)說明自行選擇標準及這種價值標準,對個人日常生活之影響。二、澄清法的基本假設:自我的絕對肯定(一)假定:兒童不良和不健康的情緒是因為受到壓抑而來,只要給予他們有自由選擇的機會,就可以改正過來。(二)價值澄清法適用的對象1.冷漠、

5、無精打彩,對甚麼都不感興趣的兒童。2.飄忽不定,對任何事物都只有短暫的興趣。3.極端猶豫不決的兒童。4.矛盾的兒童。5.定力不夠的兒童。6.盲從的兒童。7.盲目反抗的兒童。8.裝模做樣,故意隱藏自己的真正需求。(三)老師的角色負責提供一個讓學生覺得安全的環境,但不引導或干預學生的反應,否則即為壓抑來源。三、作者對價值澄清法的批評(一)不可能有完全自由的情境在某些敏感的主題上,還是需要老師的介入,與所宣稱的自由選擇自相矛盾1.例一:誠實案例2.例二:學生作弊(二)個人不易清楚自我概念,價值不易得到澄清(三)價值

6、澄清是對個人隱私的侵犯(四)教師及其他權力本身即是壓力來源四、我對本文的批評(一)以特例否定價值澄清的功能,不具普遍性個人覺得作者用一個幾近百分之百的高標準來看待價值澄清法,因此提出批評,我想是不盡客觀的。畢竟任何的理論架構都有可能產生特例,不可能得到全部的印證,但作者總以可能有老師無法openmind,以致無法產生澄清的效果而批評此法是不適用的,個人實無法贊同。(二)認為因個人自我概念不易清明,所以否定價值澄清的看法,是本末倒置,以果為因的錯誤推論作者提到「個人自我概念常作改變,而且即使在某一時刻弄清楚了,

7、也不代表當事者的願望都可滿足,是否也因此而造成情緒的混亂,乃至使學生產生挫折,所以療效令人懷疑。」個人認為並不能因個人的自我概念常改變或不易清明,於是便不去作價值澄清的功課,甚至這是一輩子的事,反倒是因不作自我澄清的工作,自我概念才會動搖改變,弄得自己不清楚自己是誰,不清楚自己到底在乎什麼,更惶論所謂道德判斷了。(三)個人隱私對價值澄清而言是手段,而非目的,何來「侵犯」之說?我想任何自我價值的探索都是一種冒險,當然學生有可能碰到侵犯個人隱私的老師,可是價值澄清法裏有提到,學生亦有拒絕回答的權力,不全然是個毫無

8、招架的個體,再者不應將價值澄清視為只是一個技巧,如果沒有信任關係作為前題,那麼是無法達到澄清的目的,當學生能感受到老師的用心,自然能打開心房,那麼個人隱私就成了自我的坦露,而非侵犯。五、個人的省思(一)避免陷入道德的異化,來自個人不斷的自我覺察要一個包容學生多元的價值觀,實屬不易,有關一些從小跟隨我們「理所當然」的教條,時時應有覺察力,反思自已的看法,為何贊同,又為何不同意呢?而贊同的理由是受外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