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741508
大小:3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7
《体育论文: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基层体育教师面临的困惑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基层体育教师面临的困惑与思考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在我市开展已有四五年的时间了,但随着更进一步的深入发展。我发现,在我们基层的体育教育队伍中,有不少的同事现还对一些比较基本的知识理念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疑惑,如新《课程标准》下教学常规的问题、运动技能的教学问题、如何把握一堂优质体育课的问题等等。本文通过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与专家交谈法及本人近年来对新教改的学习、理解和认识,就针对一些普遍的问题提出并做解答,以便同行们共同谈论与学习。关键词:《课程标准》体育课问题困惑与思考研究方法: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与专家交谈法总结法结论与建议:问题一:新《课程标准》下体育课的
2、结构形式问题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基层的不少体育教师对新《课标》下的体育课结构产生了困惑,甚至对能否冲破传统体育课的结构模式提出了质疑。实际上,在我国学校体育课的结构方面:◆50~60年代分四个部分◆70~80年代分三个部分◆90年代六个部分:即引起动机阶段、满足运动愿望、保持活跃情绪、发展运动能力、身心恢复与调整、小结和布置作业。◆2000年~现在,依据练习强度——生理承受能力——心理感受——情意表现——合作精神等来考虑课的结构。因此,我认为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师们完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和教法的需要,对课的结构进行大胆创新。问题二:新《课程标准》下体育课的
3、教学常规问题新《课程标准》下还需要强调教学常规吗?教学计划和教案的格式是否需要统一?通过问卷调查统计,这个问题在课改初期许多同事都是比较迷茫的。我认为:体育课有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增强学生组织纪律性的作用,整队集合、队列队形、各种徒手操、器械操等不可废除。体育课程改革并不是排斥适当的操练,但也不需要每节课都练。教师的教案没必要统一格式,只要具备教案的基本要素就成。如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案、场地器材等。问题三:新《课程标准》下怎样实现五个领域的学习目标问题在和一些同行们聊课改时发现,有体育教师问:心理健康的内容如何上?社会适应的内容怎样上?实际上,我认为这五个领域的学习目标是
4、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个领域的学习目标都不能脱离其他领域而独立实现课程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各个领域的学习目标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来达成,不能将五个领域割裂开来教学,不能理解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学习目标主要是通过课堂知识教育来实现的,更不能理解成某种运动手段和方法只能为某一教学目标所需所用。因为每一种运动手段和方法都有实现多种目标的功能。所以我建议老师们在进行运动技能的教学时,既要考虑到运动技能目标的实现,也要考虑其他几个领域目标的实现。总之,通过身体练习活动实现多种目标,有助于充分体现体育的教育价值和健身育人的功能。问题四:新《课程标准》下没有具体教学内容和比例
5、的问题在和同行们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课程标准》实施后,常常有教师建议要求“提出明确的内容体系”或编写“分纲或分项资料”,以便于上课所用。我认为:老师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或问题,主要是由于长期按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形成的传统习惯。因为《课程标准》不像教学大纲那样规定每学年应完成的运动技术教学项目的课时比例、技战术动作、考核项目和方法,而是要求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校教学硬件、师资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在新课程教学中,每一个体育教师都是独立设计、施工的工程师,而不是一个只会按图施工的施工人员。所以,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进行“再创造”,进一步制定
6、一些必要的教学方案,如相应的水平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教案),这样才能有效实施教学,完成教学目标。问题五:新《课程标准》下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问题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采用的是一种灌输式教学,我把他称为“接受式”的教和学习方式。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样示范和讲解,学生就跟着照模子“画”样子,完全是一种“跟我学”、“跟我做”的模式,从而出现教师错一点,学生错一片的现象;教师力求讲解清楚、详细,学生努力动作“到位”。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和再现知识的“反应器”,也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课程标准》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
7、方式的多样化,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但有一点我们要注意的就是:提倡新型的学习方式,并不排斥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也不排斥学生的模仿和练习。问题六:没有约束力的《课程标准》是不是完善的《课程标准》问题我认为:现行的《课程标准》是建立在原来的《教学大纲》之上的。与其相比较有了更多的与时俱进、与人为本和科学、合理性。◆《课程标准》对如何达到某一水平目标提出了若干建议而不是规定,给学校、教师和学生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学校体育是国家对学生实施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