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财政行为研究

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财政行为研究

ID:40730899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6

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财政行为研究_第1页
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财政行为研究_第2页
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财政行为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财政行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财政行为研究0财政分权一词既代表了动态的过程-收入和支出从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转移,同时也意味着静态的结果-地方政府拥有了多少的收入和支出,或者更具体地说就是,地方政府拥有多少的收入资源,承担多少的支出责任,和被赋予了多大的财政权力。因此,如果从动态过程的角度来理解财政分权,财政分权往往被视之为一个时间上的相对的概念,即相对于某一时间,地方政府是否拥有了更多的收支。但如果我们从静态结果的角度去考察财政分权,这意味着我们往往将研究的焦点聚集于地方政府的收支,而非中央政府。财政

2、分权指标的设置应该能比较全面的反映一个国家的财政分权的状况和特征,而不是简单地对一国的财政分权是大是小下结论。本文遵循的思路是,只有地方政府能够自己控制的部分,才可以归类到地方政府的收入自主权和支出自主权中,但是,要运用这样的指标往往对财政数据的分类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本文还使用了财政依赖度之类的指标来间接地反映地方政府的财政权力的大小。在理清了财政分权的基本问题后,本文开始研究我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财政行为的影响。但在这之前,我们必须要先把握我国财政分权的特征。在本文看来,第一,从1980年

3、以后,我国地方政府在预算内的收入和支出.的分配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但是,我国预算内财政分权的特征在于,虽然我国地方政府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收入,但是对于如何获取这些收入,则一直没有获得有意义的权力;在支出上,地方政府虽然逐渐获得了支出的决定权,但这种权力和其承担的支出责任又是不一致的。第二,地方政府在预算内的权力的有限性往往迫使其通过非正式渠道来扩张自己的自主权。这样的财政分权模式会给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带来什么影响呢?在分析这种影响时,我们不仅要看到我国财政分权模式的独特之处,还应从决定地方政府

4、决策方式的政治结构出发来研究我国的问题。由于我国政治体制的特征,使得我们不能从地方居民的偏好入手,来推导财政分权对地方财政规模的影响。相反的,地方政府的意志成为本文分析的起点。在本文认为我国地方政府具有尼斯卡南所描述的拥有追求预算规模最大化的倾向,以及我国财政分权模式所导致的地方政府之间的支出竞争,我国的财政分权可能不会起到限制地方财政规模的作用。排除了一些数据不全的省份,本文对27个省从1980年至2004年期间的预算内支出占GDP的比重和预算内外总支出占GDP的比重进行了统计分析,然后以各省

5、的收支占全国财政收支的比例以及各省的收入满足支出的程度为财政分权的指标,并且利用Jin、Zou和包玉刚等人的实证研究模型,及考虑到在这期间我国所发生的财政体制变迁,进行了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当中央政府将更多的支出职责转移给地方政府并赋予其更大的支出自主权时,会导致地方财政规模的扩张,而且其影响程度并不因财政体制的变迁而发生改变。我国财政分权对地方财政规模的影响因为预算外资金的问题而变得更加复杂,但这一点在目前研究中都未得到重视。使用与之前同样的模型,本文分1983年到

6、1992年和1998年到2003年两个时间段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预算外分权的存在,无论其给地方政府带来了更多的收支规模,还是带来了自主权,但最终都促进了整个财政规模的扩张。在财政规模之下,本文接着关注的是地方政府收入行为问题。1980年以来,筹集收入成为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要的任务,这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而这种收入的获取,是依赖于预算外的渠道,还是更倾向于通过增加征集预算内收入的努力程度,显然会受制于财政分权的模式。我们认为倾向于地方政府的收入分配,即会通过增加地方政府在征集收入上的选

7、择权,而减少了它对预算外收入的依赖,同时这种分配还会增加地方政府与当地居民和企业的利益的共容性,从而减少了前者以非规范的方式去获取收入。最后,本文还认为,当地方政府收不抵支而必须依赖中央政府的补助时,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的缺陷也会增加了地方政府对预算外收入的依赖。在梳理了我国财政分权模式对地方政府的预算外收入行为的影响之后,本文还以26个省的预算外收入在总财政收入中的比例为自变量,分1983年到1992年和1998年到2003年两个时间段,进行了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证明了本文在上面

8、的推论,只是需要提及的是,支出分权对地方预算外收入的影响在实施分税制之前和之后产生了相反的作用。在探究收入分配产生的影响时,与之前的分析不同的是,本文认为这里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李实等人所强调的收入留成比例,即由地方政府征集的收入中,有多少比例是留给地方政府的,而这个比例的大小会对地方政府征集收入的行为产生两种影响: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在李实等人的理论基础上,同时又借鉴了Bahl的财政努力的概念和衡量方法,和乔宝云等人的实证模型,本文以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为分界点,分1980年到1992年和19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