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

中国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

ID:40725551

大小:5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8-06

中国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_第1页
中国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_第2页
中国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_第3页
中国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_第4页
中国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应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而深刻认识这一问题,就必须分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及相互关系,进而推动中国产业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快速转变。一、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比较优势理论形成于18世纪中叶,完成于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学中,用来解释比较优势的理论主要包括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瑞典经济学家伊莱·赫克歇尔和伯蒂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由于俄林在其著作中采用了他的老师赫克歇尔1919年用瑞典文发表的一篇重要论文,因而要素禀赋学说又称赫克歇尔—

2、俄林模型。比较成本学说和要素禀赋学说,从两个方面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和动力:一是生产同一产品时,各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二是各国间的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各国间的这种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的形成。也正是这种差异,成为各国产业间国际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形成的原因。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主要在市场完全竞争条件下以产业间贸易为研究对象,即一国进口和出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商品,涉及的是各国间不同产业(产品)之间的关系。而对于在市场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业内贸易,即一国既出口又进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两国互相

3、进口和出口属于同一部门的制成品,比较成本学说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对其形成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却难以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比较成本学说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仅从供给方面分析了比较优势形成的基本规律,没有考虑需求和竞争因素的影响。在生产力欠发达、物资匮乏、需求水平低下的时代,由于卖方决定市场,供给决定需求,仅从供给方面分析比较优势无疑是正确合理的。但是,在生产力相对发达,基本需求已得到满足,需求层次不断提高的今天,市场已由卖方转向买方的情况下,一国产业(产品)的价值能否得到实现,贸易利益能否最终获得,要取决于

4、该国产业(产品)能否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取决于贸易各国同一产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现实的贸易是按照绝对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方向进行的,如果同一产业之间不具备竞争优势,产品就被排除在国际交换之外,比较利益也就根本无法实现。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吸取了以往国际贸易理论的合理因素,创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提出了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新现象,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产品差异化等概念和思想来构造新的贸易理论模型;论证了在市场不完全竞争和产业内贸易条件下一国企业国际竞争

5、优势的形成和竞争力的来源,揭示了国际贸易发生所依据的是竞争优势。他们提出一国企业或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存在意味着产量扩大,生产的平均成本降低,收益递增。规模经济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前者是指企业产量增加而导致平均成本下降,后者则指某一产业中各个企业的平均成本随着整个产业产量扩大而下降的情况。2.产品异质。指同类产品的差别,它主要包括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两种形式。垂直差异是指产品质量上的差别;水平差异是指产品特征组合方式的差别。3.企业的竞争策略。它包括国内和国际市场之

6、间的价格歧视策略、串谋、交换威胁、技术和信息控制等多种竞争策略维护和扩大自身的竞争优势。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将竞争优势的外延扩大到国家和地区的范畴,在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方面作出了非常有价值的贡献。波特提出竞争优势是一国财富的源泉。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源于这个国家的主导产业具有竞争优势;而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源于企业由于具有创新机制而提高了生产效率。说到底,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若干行业的竞争优势,就是生产力水平上的竞争优势。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主要来源

7、于劳动力、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投入;而波特则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劳动力、资源等要素禀赋的重要性将日趋下降,功效将日益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国家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支持环境和支持性的制度环境,以确保投入要素能高效地升级换代。在具体论述一个国家产业竞争优势的构成因素时,波特提出了决定国家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认为有6种因素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1.要素条件。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其中特别强调的是“要素创造”,而不是一般的要素禀赋。2.需求条件。包括市场需求的量和质(需求结构、消

8、费者的行为特点等)。3.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4.公司战略、市场结构与竞争对手的情况。5.政府行为。6.机遇。这6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维系着国家产业的竞争优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波特进一步发展了竞争优势理论,创立了新竞争经济学,提出了产业积聚的概念,即经营同一产业的一群公司在地理上往往集中在一起;在一个产业集聚区域,既有主导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