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读书诗】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

【古代读书诗】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

ID:40722977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6

【古代读书诗】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_第1页
【古代读书诗】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_第2页
【古代读书诗】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_第3页
【古代读书诗】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_第4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读书诗】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1)[唐]韩愈邺侯家多书(2),插架三万轴(3),一一悬牙签(4),新若手未触(5)。为人强记览,过眼不再读。伟哉群圣文,磊落载其腹。行年五十余(6),出守数已六(7)。京邑有旧庐(8),不容久食宿。台阁多官员,无地寄一足。我虽官在朝,气势日局缩(9)。屡为丞相言,虽恳不见录。送行过浐水(10),东望不转目。今子从之游(11),学问得所欲。入海观龙鱼(12),矫翮逐黄鹄(13)。勉为新诗章,月寄三四幅。【注释】(1)韩愈原注:“李繁,时为随州刺史,宰相泌之子也。”诸葛觉,中唐时僧人,法名澹(淡)然。越州人,善诗,

2、和李益、贾岛、韩愈均有交往。(2)邺侯:邺侯即指唐京兆人李泌(722—789),德宗时封为邺县侯,家富藏书。李泌去世后,他丰富的藏书就留给了他的儿子李繁。(3)插架三万轴:形容书很多。后来以“牙签万轴”、“牙签插架”、“牙签满架”、“万签插架”来形容书多,如李煜《题(金楼子)后》:“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4)牙签:用象牙制成的书签。卷轴装摆在书架上,为便于检寻,又在轴头上悬挂牙签,签上标上书名和卷数,以便于查阅。这里的“一一悬牙签”就是用来区分书的类别的。牙签按经史子集分别用红、绿、青、白颜色区别。(5)新若手未触:书

3、籍很新就像手没有翻过似的。这里指李繁记性好,看过以后就记住了,不需要再翻看,所以像手没有动过的新书一样。(6)行年五十余:清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定此诗作于长庆三年(823),是年韩愈五十六岁。(7)出守数已六:韩愈此前有六次被贬州县。(8)京邑有旧庐:韩愈在长安的住所在靖安里。(9)局缩:局促萎缩。(10)浐水:浐水出京兆蓝田谷,北至灞陵入灞。浐音产。(11)子:指诸葛觉。之:指李繁。(12)入海观龙鱼:(13)矫翮(jiǎohé):展翅。【读诗札记】诸葛觉,中唐时僧人,法名淡然。他是越州人氏,早年隐居山林,善诗,后来云游四方

4、,和李益、贾岛、韩愈均有交往。李益有《天津桥南山中联句》一首,参加者为韦执中、诸葛觉、贾岛,主客共四人,每人作五言一句,合成绝句一首。诗云:野坐兮苔席(李),山行绕菊丛(韦)。云衣惹不破(诸葛),秋色望来空(贾)。贯休有《怀诸葛珏(一作觉)》二首,其一云:“诸葛子作者,诗曾我细看。出山因觅孟,踏雪去寻韩。谬独哭不错,常流饮实难。知音知便了,归去旧江干。”贯休在“出山因觅孟,踏雪去寻韩”后注云:“遇孟郊、韩愈于洛下。”韩愈和诸葛觉相识交往应该始于元和年间,据说,韩愈曾劝他还俗。韩愈写这首诗的目的是让诸葛觉去随州,投奔当时的随州刺史李繁

5、去读书。诸葛觉本是僧人,和韩愈结识后,韩愈认为他虽然有一定基础,但是还需要多读书,因此有此建议。为什么要去随州?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李繁那里书多,李繁是李泌的儿子,李泌藏书丰厚,死后这些书都留给李繁了;二是韩愈和李繁熟悉,元和十三年(818)李繁任处州刺史,曾重修孔庙,元和十五年(820),韩愈在袁州(今江西宜春)任刺史,李繁请他写了《处州孔子庙碑》。有了这两条,就可以解释韩愈为什么要送诸葛觉去随州读书了。这首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说李繁那里书多,而李繁本人也是很有才学的读书人。这一部分也是人们关注最多的地方,因为这里强调了

6、李泌家的书很多,“插架万签”因此成为表示藏书丰富的典故。韩愈在这首诗还说到了藏书用牙签来分类的方法。《唐·经籍志》:“甲乙丙丁四部书各一库,为红绿碧白牙签,以别经子史集。”《大唐六典》记载:“其经库书,钿白牙轴,黄带红牙签;史库书钿青牙轴,缥带绿牙签;子库书,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集库书,绿牙轴,朱带白牙签,以为分别。”这些都说明,唐朝藏书已习惯用红色牙签代表经部,绿色牙签代表史部,青色牙签代表子部,而白色牙签代表集部。至于“新若手未触”也是人们纠缠的一个焦点。许多人把书买来后从来没去看过,但这里是说李繁记性很好,“为人强记览,过眼

7、不再读”,他不需要韦编三绝,那些“伟哉群圣文”就已“磊落载其腹”了,所以书一直像新的一样。为此,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还专门做了解读:“邺侯盖谓李繁,时为随州刺史,藏书既多,且记性警敏,故签轴严整如是。今人或指言虽名为收书而未尝过目者,辄曰:‘新若手未触。’亦非也。”第二部分则是写自己落拓不遇的境况,其含义大体可认为是:我帮不了你。这时韩愈已经五十多岁了,虽然还在朝里做官,但已经没有什么影响力了。筛选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知道,韩愈当时在京师,已经五十多岁了,而且过得不怎么得意。这两点能帮助我们推断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清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

8、年谱》定此诗作于长庆三年(823),韩愈五十六岁。并说:“诗中有‘我虽官在朝,气势日局缩’之句,似是年由京兆尹复为兵侍时作。”我觉得,方成珪此说与诗中“行年五十余”是相符的。同时,我们也要认定,李繁此时正在随州刺史任上。这是捆绑好了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