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记叙文阅读

201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记叙文阅读

ID:40714203

大小:574.51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8-06

201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记叙文阅读_第1页
201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记叙文阅读_第2页
201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记叙文阅读_第3页
201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记叙文阅读_第4页
201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记叙文阅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记叙文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叙文阅读201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1 为什么记叙文阅读题得个高分就这么难?2 句子生动优美可能得的分数也很少?简单几个词却占尽高分?3、答题点老是不够全面。我们的困惑晋考命题探究新课标展示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3.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

2、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常识。板块一记叙文阅读近四年山西中考考情考点(分值)2009记叙文《溃散的黑暗》2011记叙文《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命运》2012记叙文《我们会努力》散文《青春》理清脉络把握文意(2~6分)1.辨析记叙顺序。2.概括段落大意。3.筛选并抄写“盲姑娘的声音”的句子。4.画线句子引发你怎样的思考?概括段落大意。板块一记叙文阅读品味词句赏析语言含义理解(2~7分)1.理解第六段中关键词句“这一次”与“第一次”的含义。2.理解文末哲理性句子的含义。1.写出“聒噪”同义词。2.理解文末哲理性句子的含义。理解文末哲理性句子的含义。词句赏析(2~6分)赏析动词

3、“跌跌撞撞”的表达作用。1.判断比喻修辞,分析作用。2.评价语言风格(单项选择题)板块一记叙文阅读把握形象(2~3分)描写人物的眼睛。1.分析人物“绅士”的性格。2.揣摩人物,进行心理描写。探究写法(2~3分)理解对比、反衬手法的作用。体会设置悬念(或埋伏笔)的作用。其他(2~3分)省略号在语境中的作用。板块一记叙文阅读命题规律1.阅读材料的选择以叙事类为主。2.考点和题型都呈现多样化特点,覆盖面广。考点涉及内容理解、语言品析﹑写法探究﹑语言表达﹑积累拓展﹑语法知识等多个项目,题型有填空﹑选择﹑简答等多种形式。3.注重对文中关键词句特别是文末有哲理意味的句子的理解性考查,分值

4、也较大,4分左右。4.注重课内外积累迁移的考查,例如文化常识﹑名言﹑名人事例等。板块一记叙文阅读智慧应对记叙文阅读学习目标:1、明确记叙文知识要点2、掌握记叙文阅读方法3、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重点、难点突破:品味重要语句,赏析语言特色的答题技巧复习旧知1.记叙的六要素:2.线索类型:3.常见的叙述顺序:4.描写方法及其作用5.文章的表现手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顺叙、倒叙、插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描写方法及其作用:A、人物描写及其作用1、描写的内容:语言、

5、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2、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人物描写方法作用:描写+对象(表达效果)+特征B、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渲染气氛。3、揭示人物心境、突出或者衬托人物的性格特点。4、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5、交代社会环境,按时人物命运,揭示文章主题。渲染、烘托、设置悬念、伏笔、铺垫、动静结合、点面结合、对比、象征、讽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卒章显志记叙文的表现手法:读懂会答学会阅读文章和掌握审题技巧阅读题的解题步骤和诀窍:一是要整体感知,读懂文章。明白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何写?二是要

6、审清题干,明确方向。特别是要明确题目所问的范围、角度、要求。三是要整合要求,明了表达。实战练习:中考真题体验整体感知:标题把握文章主旨,领悟情感理清思路:线索,结构(注意标志性语句、段落)揣摩字句:写法探究。小结本节课我感受最深的部分本节课我解决的问题本节课我学会的方法本节课我感到疑惑的地方突破难点品味重要语句,赏析语言特色“0分”与“满分”的距离不是缺少表达的水平,缺少的是表达的准确性!考点一品味重要语句的内涵考向1理解词语的含义。考向2 根据语境填写词语。考向3 理解句子的含义。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结合文章主旨理解词义。(2)联系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7、。(3)结合修辞手法理解词义。(4)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即该词表达了人物的什么感情,刻画了什么心理,突出了人物什么形象等。句子的含义:(1)抓句子中的关键词语。(2)句子的结构。(3)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答案要点;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4)句子的表达特点。考点二赏析记叙文的语言特色考向1 分析词语的作用。考向2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考向3 指出散文的语言风格。★分析语句的表达效果(1)从修辞角度入手。(2)从用词的角度入手。(3)从句式入手。常见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