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668347
大小:1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5
《29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9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作者:张世芬,徐梅梅单位:合肥市妇幼保健院【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收集29例死亡孕产妇的资料,对孕产妇死亡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顺位是:产科出血、妊高征引起的并发症、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内科疾病;而2000年后,孕产妇死亡的原因顺位是: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高征引起的并发症。胎盘因素是导致产科出血而死亡的主要因素,3例子宫破裂均为私人诊所和乡医盲目试产和用药不当引起。结论加大母婴保健执法力度、加强生
2、产期保健、加强高危妊娠的分级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妇产科医疗保健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对急重症的识别诊断救治能力,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有效措施。【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分析孕产妇死亡率不仅是衡量母婴安全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是反映妇女健康水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状况,以及整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1月至2009年8月29例孕产妇死亡病例的情况,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收集我院1986年1月至2009年8月死亡的29例孕产妇病例
3、。孕产妇死亡是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死亡者,不论妊娠时间和部位,包括计划外妊娠,但不包括意外死亡。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死亡的孕产妇年龄、文化程度、孕产期保健、死亡原因、分娩地点、死亡地点、妊娠结局等情况,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措施。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我院1986年1月至2009年8月住院分娩人数为73896人,死亡孕产妇29例,孕产妇死亡率为39.24/10万。其中,1986年1月至1989年12月住院分娩8800人次,死亡7人,死亡率为79.55/10万;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住院
4、分娩23480人次,死亡11人,死亡率46.85/10万;2000年1月至2009年8月住院分娩41616人次,死亡11人,死亡率为26.43/10万,近10年的死亡率低于本省的28.75/10万。29例死亡孕产妇年龄最大的39岁,最小的20岁,平均29.2岁。其中居住在农村的孕产妇21例,占72.4%,居住城镇的8例,占27.6%。文化程度:文盲3例,小学7例,初中14例,高中以上5例。孕产史:初产妇15例,经产妇14例;初次妊娠8例,占27.59%,2~9次妊娠21例,占72.41%;3例是计划外妊娠,占10.34%。
5、 2.2孕产期保健情况 孕产妇在孕期未做产前检查的5例(占17.3%),做1~2次产前检查的7例(占24.1%),做3~4次产前检查的11例(占37.9%),做5~6次产前检查的5例(占17.3%),8次以上的1例(3.4%)。 2.3产时情况 分娩时间:早产7例,足月产20例,过期产2例。分娩地点:在本院分娩19例(其中包括在私人诊所试产致子宫破裂1例,胎盘早剥1例),1例未临产死亡;在外院分娩7例,其中4例在县级医院分娩,3例在乡镇医院分娩,另有2例在乡镇医院(瘢痕子宫)和私人诊所(米索前列醇)试产致子宫破裂,
6、未娩出胎儿就死亡的。分娩方式:经阴道顺产14例,剖宫产12例。妊娠结局:活产18例,死胎2例,死产9例(包括3例未娩)。(见表1)表129例死亡孕产妇分娩时间、地点、方式、妊娠结局(略) 2.4孕产妇死亡情况 死亡时间:1例产前死于围生期心肌病,2例产时子宫破裂未娩出胎儿就死亡,其余26例为产后死亡。死亡地点:1例转院途中死亡,1例转外院死亡,其余27例均死亡在本院。死亡原因:29例死亡的孕产妇中25例死于直接产科原因,占86.2%,其中与妊高征有关的12例,产科出血15例(其中有5例与妊高征并存),子宫破裂3例,羊水
7、栓塞3例。4例死于间接产科原因,占13.8%,其中妊娠合并心脏病2例,产褥感染1例,脑血管瘤1例。(见表2)表229例死亡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略) 3讨论 3.1孕产妇死亡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本组资料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000年后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几乎每年均有孕产妇死亡,孕产妇死亡虽然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其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与不确定性。要控制孕产妇死亡,需要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也是我们妇幼保健部门和妇产科医护人员的一项长期系统工程。 3.2死亡原因与变化趋势 本组资料中孕产妇死亡的的主要原因是直
8、接产科原因。1986~1999年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引起的并发症为首位,产科出血为第二位;2000~2009年间,产科出血为首位,羊水栓塞为第二位,而胎盘因素是引起产科出血并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说明近10年来孕期保健工作取得实效,但医疗救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3主要影响因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