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生活中的“碳”》教学设计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生活中的“碳”》教学设计

ID:40664982

大小:15.8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5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生活中的“碳”》教学设计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生活中的“碳”》教学设计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生活中的“碳”》教学设计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生活中的“碳”》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生活中的“碳”》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活中的“碳”》教学设计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张宇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碳”单质入手,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以生活中的“碳”为线索,学习了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以及木炭、活性炭的性质及用途。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对比等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性质决定了其用途,用途又反映了性质。通过最后对前沿科学中单质“碳”的引申讲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展是无止境的,感受到科学的无穷魅力,鼓励他们更加热爱科学。二、教学设计方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知道不同

2、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现象,了解实验探究的方法。体会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过程,体会应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释和探究的方法和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以碳的单质为载体,形成“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的观念。通过了解不同单质“碳”的发展,认识到科学发展是无止境的。2、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3、教学难点: 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4、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实验探究。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问】同学们

3、,老师课前留了一个小作业,找一找生活中的“碳”。你们找到了几种含有“碳”单质的物质?它们有什么用途?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呢?【展示】学生展示找到的生活中的“碳”【生1】2B铅笔芯【生2】木炭【生3】活性炭包【生4】玻璃刀【生5】墨水——炭黑【生6】钻石从生活中找到学习化学的乐趣。【讲解】介绍生活中的其他“碳”【追问】生活中“碳”的各种用途,体现了其何种性质?【聆听】【思考】【指导探究实验】为学生提供下列试剂及仪器:电池、灯泡、导线、6B、HB铅笔芯【提示】根据实验用品,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协同合作,观察、探究石墨的物理性质。【提问】哪儿个小组愿意分享一下你们的实验过程及结论?【引导

4、】通过学生观察到的石墨物理性质,引导学生联系到石墨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展示】展示金刚石图片,对比石墨的物理性质,总结出金刚石的物理性质。【讲解提问】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是他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这是什么原因决定的呢?【观看微课】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微课来了解一下。【讲解】今天,老师也带来了金刚石、石墨的球棍模型,金刚石在空间呈立体网状结构,而石墨是层状结构的。金刚石、石墨虽然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由于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此有不同的性质,这也说明结构决定性质。而性质决定了用途,用途又放映了性质。【实验探究】学生动手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探究观察石墨的颜色、状态、气味、导

5、电性等等。【回答】深灰色固体、有滑腻感、质软、导电性【总结回答】无色透明、正八面体结构、最硬。【聆听、思考】【聆听、理解】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究,可以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对比学习的习惯。运用多媒体及实物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聆听】【过渡】还有几位同学在生活中发现了木炭、活性炭、墨水,以及我们生产中炼钢铁用的焦炭,这四种物质我们可以把他们统称为无定形碳。【讲解】这四类物质他们的结构与石墨相似,是又石墨的微小晶粒和杂质构成,所以他们是混合物。【过渡】这四类物质中,我们日常最常见的是活性炭,无论是冰箱的除味剂还是搬新家、买新车后用的空气净化炭包,其

6、主要成份都是活性炭。为什么活性炭能用作去味剂呢?【展示图片】展示连续几天用周子睿同学带来的炭包吸附红墨水变化的对比图。【提问】如果想在课堂短短的时间内验证活性炭的吸附性,同学们觉得在哪些方面做些改进呢?【引导】引导学生考虑细小的活性炭在溶液中会形成浑浊液,引导学生提出吸附完成后进行过滤观察。【提问】过滤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操作要点?【实验探究】验证活性炭的吸附性根据实验用品,小组讨论实验方案,验证活性炭的吸附性。小烧杯、滤纸、漏斗、铁架台、玻璃棒、药匙、活性炭粉末、红墨水【提问】哪儿个小组愿意分享一下实验现象?【聆听、思考】【思考】【回答】活性炭有吸附性。【观察】【思考、回答】【生1】尝试

7、将大块磨成粉,增大接触活性炭和墨水的接触面积。【回答】【实验探究】【回答】现象、结论。【思考】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概念。锻炼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及动手操作能力。【提问】为什么活性炭、木炭有吸附性?【讲解】活性炭、木炭都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决定了其有吸附性。【展示图片】活性炭、木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过渡】本节课出现了多次“碳”与“炭”。【讲解】“碳”与“炭”的区别【聆听】【聆听】【聆听】【过渡】“碳”的单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