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根据实际问题取近似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根据实际问题取近似数》教学设计黄陂区横店小学黄俊超教学内容:根据实际问题取近似数。(教材第3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2.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3.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会灵活运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 3.5÷0.5= 0.49÷7=3.3÷0.3= 1÷0.01= 11.2÷8= 0.9÷4.5= 25÷0.5= 3.2÷0.04=2.笔算。5.52÷4
2、.6=34÷33=3.王老师带100元去为学校图书馆买《新华字典》,每本15元,他最多可以买回几本字典?二、探索新知1.学习教材第39页例10(1)。(1)读题,理解题意。(2)分析解题思路。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就是看2.5kg里有几个0.4kg。(3)猜一猜。请同学猜一猜,需要几个瓶,把结果和理由告诉同伴。(4)算一算。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出结果。集体订正,教师根据同学口述,板书如下:2.5÷0.4=6.25(个)(5)提问。按“四舍五入”法,准备6个瓶子可以吗?(不可以)为什么?(因为6个瓶子只能装2.4kg香油,还剩下0.1kg香油)怎么办
3、?(需要再准备1个瓶子装剩下的0.1kg香油,所以需要准备7个瓶子才行)师:所以我们在答题的时候,要答需要准备7个瓶子。(6)验证。刚才你猜对了吗?理由符合实际情况吗?(7)讲述。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过一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今天通过例10(1)的学习,我们又学习了一种根据实际需要取近似数的方法。在除法计算中,根据实际情况,有时需要把一个数某位后面的数字舍去,无论舍去的最高位是几,都要向保留部分的末位进一,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做“进一”法。2.学习教材第39页例10(2)。(1)读题,理解题意。(2)分析解题思路。(3)独立
4、列式计算。(4)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5÷1.5=提问:计算时你遇到了什么问题?(计算结果出现了循环小数)教师在横式后写上得数:25÷1.5=16.666…(个)。(5)想一想。包装17个礼盒,丝带够吗?(不够)为什么?(因为余下的不够再包装一个礼盒,所以不能用“进一”法取商的近似数)不能用“进一”法取近似数,这时需要用什么方法取商的近似数呢?(小组讨论)教师归纳学生的方法,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去尾”法。“去尾”法也是一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在实际计算中,根据情况有时需要把一个数某位后面的数字全部舍去,这种计算方法叫做“去尾”法。三
5、、学以致用1.美心蛋糕房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32kg面粉。李师傅领了4kg面粉做蛋糕,她最多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2.果农们要将680kg的葡萄装进纸箱运走,每个纸箱最多可以盛下15kg。需要多少个纸箱?3.有50个苹果,每袋装满可以放9个,________?请你想一想,能不能提出一道用进一法或者去尾法解决的问题?四、课堂小结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根据实际问题取近似数》教学反思黄陂区横店小学黄俊超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小数除法及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一方面是在进一步巩固
6、除法,另一方面也是在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的能力,思维较活跃,但有可能受思维定式的影响,机械地使用“四舍五入”法去取商的近似数。因此,要让学生在产生认知冲突的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联系生活经验,小组讨论交流等形式来确定是“舍”还是“入”,从而认识取商的近似数的另外两种方法“进一”法和“去尾”法。联系生活,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容易激
7、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讨论交流,使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思考、在讨论交流中产生共鸣,建立起新的知识体系,使思维得到训练。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学中要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事物,为他们提供实践的平台,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作用,体会到数学的价值。1.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体验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2.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时间和空间,感知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教师穿针引线,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主动建构。3.
8、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之间讨论、交流,每一位学生充分地参与认知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