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短文两篇》

八上语文《短文两篇》

ID:40575665

大小:1.64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8-04

八上语文《短文两篇》_第1页
八上语文《短文两篇》_第2页
八上语文《短文两篇》_第3页
八上语文《短文两篇》_第4页
八上语文《短文两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上语文《短文两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孔子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答谢中书书》陶弘景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南京)人。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句曲山(茅山)。武帝礼聘不出,但朝迁大事辄就咨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山中宰相”作品简介《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写给谢中书的一封谈山水的信。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本文是作者给谢中书复信中的一部分内容,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是写景的名篇。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夏阳(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故称“谢中书”。山川之美,古

2、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颓(tuí)与(yù)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重要词句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5、实是欲界之仙都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各种色彩交相辉映)(季节)(消散)(颓,坠落)(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跃)(人间的仙境)(复,再;与,参与,指欣赏

3、)写作思路探究景物描写最讲究的是如何安排所要描述内容的先后顺序其次是如何进行生动描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开篇点题“美”高峰入云仰视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视线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四季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早晚时间时间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故吾欲隐居山林也)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如云,清澈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总领全文描绘景色抒情、议论,总括全文文章思路主要内容及思想感情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沉醉于

4、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中国的文人似乎与山水、自然有着特别的情结,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好像永远无法割断的情愫。人生得意时,他们走向自然,向山山水水一花一草笑谈自己心中的万丈豪情;仕途失意时,他们退隐江湖,自然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倾诉对象。多情文人与美丽山水结合的结果就是那一篇篇传诵千古的至情至性的美文,景以人名,人以景传。文人与山水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1079年,因反对王安石被贬职,任杭州通判,后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初读课文要求

5、: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请解释下列这些词语的含义或用法: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相与步于中庭怀民亦未寝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考虑,想到只是共同,一起睡觉于是原来是翻译下列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2、庭下如积水空明。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三读课文要

6、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讨论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领悟“闲”之意入夜即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与怀民于庭中散步.欣赏月下美景.问题:这清闲之意,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闲2.领悟“闲”之情问题:这“闲”字背后隐藏着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背景资料: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

7、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讨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小结: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抑郁,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