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时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ID:40557507

大小:1.56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8-04

课时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_第1页
课时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_第2页
课时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_第3页
课时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_第4页
课时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时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单元生物技术实践1.涵盖范围本单元包括选修1全部内容——微生物的培养与传统发酵技术及实践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DNA和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技术;酶的研究和实践应用。单元教学分析2.考情分析考查力度:相对固定,如山东理综只出一个8分的简答题。考查内容及形式(1)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多以简答题形式考查;(2)酶的研究与应用,常与必修1中酶的本质、特性等知识有机结合考查;(3)传统发酵技术及实践应用多以简答题形式考查;(4)酶的研究、DNA和蛋白质提取技术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3.复习指导(1)复习线索①以转基因——微生

2、物培养——酶生产——酶应用为线索,系统复习微生物培养技术、酶的研究和实践应用。②以技术手段、技术流程为主线,复习发酵、组织培养、DNA与蛋白质提取有关知识。(2)复习方法①列表比较法——DNA、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②实践联系——发酵技术。③实验联系——植物组织培养、微生物培养实验过程。第42课时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突破考点·提炼方法考点131生物技术手段——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划分标准培养基种类特点用途物理性质液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工业生产半固体培养基加凝固剂,如琼脂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分类鉴定固体培养基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活

3、菌计数、保藏菌种化学成分天然培养基含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工业生产合成培养基培养基成分明确(用化学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成)分类、鉴别用途选择培养基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培养、分离出特定微生物,如培养酵母菌和霉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食盐鉴别培养基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饮用水或乳制品中是否有大肠杆菌(若有,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1.培养基的类型及作用2.

4、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和营养构成目的要明确: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目的选择不同的原料配制培养基营养要协调: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pH要适宜(1)培养基的配制原则(2)培养基的营养构成①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②不同培养基还要满足不同微生物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3.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及注意事项(1)步骤: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2)注意事项①倒平板的温度一般在50℃左右适宜,温度过高会烫手,过低培养基又会凝固。②平板需倒置,

5、这样既可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4.纯化大肠杆菌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1)原理:在培养基上将细菌稀释或分散成单个细胞,使其长成单个的菌落,这个菌落就是一个纯化的细菌菌落。(2)方法: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①平板划线法:平板划线法中细菌的分离和稀释过程发生在接种环在固体平板表面上的移动划线过程中。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纯种的单个菌落。(如下图)注意a.划线时最后一区域不要与第一区域相连。b.划线用力大小要适当

6、,防止用力过大将培养基划破。②稀释涂布平板法Ⅰ.系列稀释操作(图1)a.将分别盛有9mL水的6支试管灭菌,并按101~106的顺序编号。b.用移液管吸取1mL培养的菌液,注入101倍稀释的试管中。用手指轻压移液管上的橡皮头,吹吸3次,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c.从101倍稀释的试管中吸取1mL稀释液,注入102倍稀释的试管中,重复b步混匀操作。以此类推,直到完成最后1支试管的稀释。注意移液管需要经过灭菌。操作时,试管口和移液管应在离火焰1~2cm处。Ⅱ.涂布平板操作如图2所示:图1图2注意稀释涂布平板操作复杂,各个细节均

7、应保证“无菌”。具体如下:①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适;②吸管头不要接触任何其他物体;③吸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围使用。1.自养微生物和异养微生物的营养比较拓展提升营养类型碳 源氮 源生长因子自养微生物CO2、NaHCO3等含碳无机物NH3、铵盐、硝酸盐等一般不需要异养微生物糖类、脂肪酸等铵盐、硝酸盐、蛋白质等有些微生物需要2.划分依据:自养微生物与异养微生物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能否以无机碳作为生长的主要或唯一碳源,而与氮源无关。自养微生物以CO2或碳酸盐为主要或唯一碳源进行代谢生长;异养微生物必须以有机物作为碳源进行代

8、谢生长。3.自养微生物的能源(1)利用光能,如蓝藻等。(2)依靠物质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如硝化细菌,能利用NH3氧化过程中释放的化学能,NH3既作为氮源,又作为能源。4.异养微生物的能源主要来源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碳源不仅为异养微生物提供构成细胞的物质,而且提供完成整个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1.(2011·新课标全国卷,39)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