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ID:40547243

大小:2.36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8-04

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_第1页
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_第2页
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_第3页
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_第4页
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朝代时间朝代时间夏约前2070~约前1600年南朝420~589年商约前1600~前1046年北朝439~581年西周前1046~前771年隋581~618年春秋前770~前476年唐618~907年战国前475~前221年五代十国907~960年秦前221一前207年宋北宋960~1127年汉西汉前202~9年南宋1127~1276年东汉25~220年辽907~1125年三国魏220~266年西夏1038~1227年蜀221~263年金1115~1234年吴222~280年元1271~1368年晋西晋266~

2、316年明1368~1644年东晋317~420年清1636~1840年(鸦片战争前)第2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夏王朝的建立被看作是华夏民族告别史前孩提时代的成人礼,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却因时光的流逝而变得黯淡模糊,人们甚至怀疑夏王朝是否真的曾经拥有。第一个王朝为商朝(公元前1523-前1028年),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继商之后是周朝——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你是如何知道夏的历史?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是如何

3、知道的?夏王朝你在哪里?如果有,我们能否,以及如何证明它的存在?人们不禁要问。一、文献记载释读夏史1、夏的地域:豫西、晋西南2、夏存在的时间:约四百多年(前2070—前1600年)3、夏王朝的特征:世袭制制定刑法设立官制军队、监狱具备国家的基本特征,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转变。《礼记》关于“大同之世”与“小康之世”的区别。阅读教材。文献记载往往是传说、以讹传讹;时间不能确切、内容互相矛盾等。孔子也曾慨叹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论语》)《史记》和《战国

4、策》属于史书,《孟子》是孟子个人思想的记录,《竹书纪年》则可能是后人伪造,它们的史料价值各有不同。如何看待上述的文献记载?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20世纪初,历史学家王国维利用甲骨卜辞的记载,证明《史记·殷本纪》有关商王世系的记载基本正确。他在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时说:“地下之新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此二重证据法。“疑古学派”:20世纪初,顾颉刚率先对5000年文明史的说法进行质疑。胡适一语震惊学界:“东周以前无史。”古书中关于夏商的记载只能当做神话与故事来读。我们到底有没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究竟怎

5、么样?这不是凭着我们的爱国热情所能解释的,而是需要科学的论证。随着考古学的兴起,二里头遗址发现,让中华文明史更加的完善成为了可能。二、从二里头文化遗存中折射出的历史1、二里头文化遗存的地理位置2、二里头文化遗存的时间3、遗存特征:宫殿式建筑与民居:石质和骨质的生产工具:青铜器、玉器:具备王朝特征体现王权和社会分化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饲养家畜礼制社会河南制陶:数量品类多,制作精细,可能已从农业中分离BC1900——BC1500年随着中国考古学“黄金时代”的到来,整个学科充满自信,学者们进而积极地进行考古与文献材料

6、的整合研究,力图解决仅凭文献史学不能确证的夏王朝及夏商王朝的分界问题。三、考古发现和后世文献记载的对比印证文献中的夏考古中的夏(二里头遗址)时间空间王朝特征结论约四百多年豫西、晋西南BC1900——BC1500年河南偃师世袭制:大人世及以为礼设立官制:礼义以为纪制定刑法,军队、监狱宫殿式建筑与民居青铜器、玉器和陶器,多为礼器夏具备了王国的特征,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转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二里头遗址还存在哪些缺憾有学者认为,迄今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存中,还没有找到能直接印证夏朝历史的文字证据,以二里头文

7、化的考古资料来复原夏朝历史,带有推论性。对夏文化的探究有什么意义,从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思考练习意义:确认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弘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自豪感。启示:历史研究需要科学精神和方法,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不同的史料具有不同的史料价值: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第一手资料(直接资料)和第二手资料(间接资料)。需要甄别。夏朝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是“天下为公”的社会。“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货......不必藏于己”夏朝建立之后是“小康之世”:是“天下为家”的社会。“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关于

8、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文献记载:文献一: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史记•夏本纪》文献二: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