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家规解读及反思

奥巴马家规解读及反思

ID:40482255

大小:3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3

奥巴马家规解读及反思_第1页
奥巴马家规解读及反思_第2页
奥巴马家规解读及反思_第3页
奥巴马家规解读及反思_第4页
奥巴马家规解读及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奥巴马家规解读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奥巴马家规解读及反思 家规1、不能有无理的抱怨、争吵或者惹人讨厌的取笑。解读一:不能有无理的抱怨和争吵,这实际上是在训练孩子对自己负责任。抱怨的本质是要求别人对我负责任,要求别人改变,要求环境改变,而不是要求自己改变——错的都是别人,我都是对的。这是在找替罪羊。因此,不许无理的抱怨,是愿意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愿意自己对自己负责任。奥巴马的这条家规,是在训练孩子对自己负责任。我相信,奥巴马的这条家规,并不仅仅是对自己,而是对所有的家庭成员。只有家长自己做到了,孩子才会从对家长的模仿中做到。也只有在安静祥和,不抱怨不争吵的家庭氛围中,孩子才会学会对自己

2、的行为负责任。 反观自己,家庭中曾经充满了抱怨。原来老人跟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对老人没有按我的想法去做的事情,我是满怀抱怨的——往往是带着情绪用反问句的方式说话:为什么没有……孩子在这种的环境中,虽然事情与他无关,但他仍会感受到这种不满的情绪,并且学习了我这样的表达方式。所以,儿子经常“苦瓜脸”,即使嘴巴不抱怨,表情早已经抱怨得淋漓尽致了。看了孩子给自己写的“心理病历”,我开始觉察自己的苦瓜脸——这种苦瓜脸竟是我的常态!有时候,一个不好的念头升起来,苦瓜脸就出现了。进一步觉察自己,发现更可怕的是,这种苦瓜脸其实在宣布:你们要注意了,我不高兴了!我的抱

3、怨早已经用苦瓜脸表达了,如果再用语言说出来的话,全家都要被精神污染了。孩子就是这样学会苦瓜脸的。自从有了对苦瓜脸的觉察,我时刻与自己沟通——“你怎么了?”——对刚才的事情有点看法了。“想让别人的行为来控制你的情绪?”——当然不是。这样的对话之后,内心的状态恢复平静。加上自己要改善苦瓜脸的愿心,现在这个现象已经基本消失,心也变得自由了。 解读二:不能有无理的抱怨和争吵,是摆脱受害者思维的最好训练方式。因为你的思维拥有创造力,你的语言拥有生产力,你的思维和语言加起来又会极其高效的生产出你的现实。你思考过、却未曾言说的,在一个层面上创造。你思考过、且已言

4、说的,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创造。你思考过、已言说、且去做的,将在你的现实中展现。——摘自《与神对话》受害者的思维模式就是“我是倒霉的,我是无辜的,这是别人的错。”这种想法的人觉得自己“命苦”。经常抱怨的人也会经常认为自己倒霉,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种习惯。G先生说,怕吸引相似的能量。一个怕倒霉的人,就会吸引倒霉的事情到自己的身上。从行为上杜绝抱怨和争吵,其实就是避免所抱怨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 解读三:不抱怨不争吵,是训练孩子准确表达自己,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好方法。抱怨的背后总有一个要求。可是我们都习惯通过抱怨和情绪来引起他人的注意,却不懂得正面表达自己

5、的需求,不抱怨不争吵,将逼迫我们用正面的语言将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表达出来。准确、平静的表达,对于建立与他人有效的沟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奥巴马的这条家规,也符合精英的交流模式。一个充满负面能量的人,全身带着情绪的垃圾,是会让人敬而远之的。这对于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有害无益。但是,如果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自己的同时,也尊重他人,不让别人难堪,更有利于达到自己的目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解读四:不能惹人讨厌的取笑,是学会尊重与平等的最低要求。取笑他人,是突出他人缺点,显示自己高于他人的方式;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如果我们拿别人的短处来取笑,说明我们还没

6、有看到他人的长处,不懂得尊重“人的差异”。如果我们既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又能看到别人的短处,就懂得如何取长补短,理解他人的行为,也懂得如何去帮助他人了。取笑他人,也是自己内心匮乏,需要从他人的窘态中获得某种满足的行为。对于一个内心充满爱,懂得尊重与平等的人来说,他不需要从别人的窘态中获得满足,会把自己的爱传出去,作为礼物送给那些“有缺点”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爱,而不是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匮乏”。 家规2:一定要铺床,不能只是看上去整洁而已。家规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冲麦片或倒牛奶,自己设置闹钟,自己起床并穿衣服。家规4:保持玩具房的干净。解读

7、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孩子的责任还给孩子。说实话,看到这三条家规,我自己觉得很惭愧。在孩子上学堂之前,帮孩子铺床一直都是我们家长帮孩子做的。早餐的各项准备更是做好了放在桌上等着孩子来吃。起床那是不喊3遍声音不发狠了,孩子是不会动身的……当我们把这些属于孩子的责任扛到自己肩上之后,孩子就认为这些事情理所当然是由我们来做的了,以至于当我们意识到并开始让孩子自己去做时,他总是非常不情愿、带着情绪去做的。——孩子的错都是大人的错,恰恰是我们之前错误的行为带来这样的结果。实际上,这样也没有尊重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成长的需要。过多的替孩子承担责任,没有从小培

8、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一旦我们开始把这个责任还给孩子的时候,得到的事情孩子的不接受——为什么要我做? 随着我们意识到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