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物体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物体

ID:40434352

大小:4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2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物体_第1页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物体_第2页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物体_第3页
资源描述: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物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课题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授课人田颖授课时间2017.4.2授课班级八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2)知道浮力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教学重点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理解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能增大可利用的浮力教学方法

2、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烧杯、水、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橡皮泥、鸡蛋、盐水、潜水艇模型等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回顾阿基米德原理及浮力的四个计算公式复习导入新课,使学生进入学习。自主学习(二)自主学习一、物体的浮沉条件[演示]问题1:木块在水中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画出力的示意图)你认为木块为什么会上浮?物体的浮沉条件:  分析木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木块所受到的F浮>G蜡,所以木块上浮。当木块逐渐露出水面,V排减小,浮力减小,当F浮=G物时,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即:F

3、浮>G物上浮,最终漂浮。  分析铁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到的F浮<G铁,铁块下沉。到达容器底部后,铁块受到F浮、G铁和F支,三力平衡,静止在容器底,我们说铁块沉底。即:F浮<G物下沉,最终沉底。  若一个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F浮=G物,受力平衡,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我们说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即:F浮=G物,最终悬浮。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F浮与G物的关系。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了解这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二、物体的浮沉条件根本

4、原因(1)木块能上浮,其根本原因是什么?通过公式推导知道其原因是:木块密度<水的密度其最终的结果是:漂浮于水面(2)合作讨论:物体下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铁块密度>水的密度(3)当物体漂浮于水中时,物体的密度=水的密度演示:鸡蛋魔术小组讨论,鸡蛋为什么会改变自己的位置?下沉之后悬浮之后漂浮呢?总结:一个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它的沉浮:跟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有关。合作探究(三)合作探究一、浮力的应用想想做做:怎样把橡皮泥做成一条小船,使它漂浮在水面上,并能承载重物?采用“空心”的办法能增大可以利用的

5、浮力。1.轮船(1)工作原理:将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做制成空心的轮船,可以排开更多的水,漂浮在水面上。排水量(m排):m排=m船+m货练习题:一艘轮船装满货物时船和货总重为100000N,它受到的浮力多大?排开的水多重?排水量是多少?2.潜水艇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查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的军事舰艇。它是怎么工作的呢?观察图请同学回答。潜水艇两侧有水舱,当水舱中充水时,潜水艇加重,就逐渐潜入水中;当水舱充水使艇重等于同体积水重时,潜水艇就可悬浮在水中;当压缩空气使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变轻,就可

6、上浮了。3.气球和飞艇原理:ρ气<ρ空气,(即利用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通过改变气囊里气体的质量来改变自身体积从而改变所受浮力的大小来实现升降的。)使它受到的F浮>G物而升空。4.密度计1.用途:测量液体的密度。2.工作原理:漂浮原理即G=F浮通过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刻度值的特点:(1)上面读数小,下面读数大;(2)刻度不均匀,上疏下密。练习题:密度计是用来测量______的仪器,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液体里均静止不动,则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

7、受的浮力F甲__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__ρ乙。(选填“>”“<”或“=”)(有图)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生答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巩固提升(五)课堂训练1、铁钉在水中下沉,是因为受到的浮力___重力,在完全沉没下沉过程中,铁钉受到的浮力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船从河里开到海里,船所受重力大小___,浮力大小____。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鱼类体内有鱼鳔,通过改变鱼鳔的体积,鱼可以轻易地改变自身的浮沉,这时鱼控制自

8、身的浮沉,主要是改变()。A所受浮力B所受重力C液体的密度D身体密度4、盐水选种子的道理在哪里?回顾课堂知识,通过做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