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预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预防脑血管疾病(CVD)是世界范围内人口死亡的第三位病因和成人致残的首要因素,同时也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和情感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为CVD高发国家,CVD年发病率为(185~219)/10万,估计每年有200万新发CVD病例,每年有150万人死于CVD,有CVD存活者700万人。CVD是我国人口死亡的第二位原因,2/3的CVD患者死亡或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给国家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据估计每年CVD的治疗费用约120亿元人民币。因此,了解CVD危险因素及在社会人群普及其预防知识,以便及早发现并有效干预,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2、。一CVD的危险因素不可改变危险因素可改变危险因素1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1.1性别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男性CVD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吸烟、饮酒等有关。1.2年龄CVD的发病率、患病率和病死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3CVD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55岁以后,每增加10岁,CVD发病率增加1倍。其主要原因是随着年龄增长,动脉脆性增加,弹性减低易形成动脉硬化。近年来青年人(45岁以下)CVD的发病呈上升趋势,约占CVD的5%~10%。可能与生活模式的转变、饮食结构的改变、脑血管畸形、房颤等有关。1.3家族倾向有相当比例CVD患者家族中有多人患病,是
3、否属于遗传,目前尚未得到证实,但发现家族倾向的问题,与该家族中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发病率高呈正相关。父母死于CVD的发病率较正常对照组高4倍。1.4社会经济地位、已有的心绞痛及心肌梗塞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季节气候变化等虽然这些因素是不可改变的现状,但是可以提醒人们加以注意和防范。2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发现,改善高危因素可使全球CVD下降85%。2.1高血压在CVD的众多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是独立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只要做好高血压的防治,CVD即可降低。血压水平起码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收缩压与舒张压的
4、达标同等重要,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都与CVD的发病风险正相关,并呈线形关系。研究表明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5mmHg,CVD相对风险约为血压正常者的4倍。在我国80%的CVD患者与高血压有关,其中86%的脑出血和71%的脑梗死都有高血压病史。血压升高是表面现象,最危险因素主要的是损害心、脑、肾、眼底等靶器官,一旦出现靶器官的损害,如心脏病等,说明高血压病到了最终点。几乎所有的研究证实,高血压易导致CVD。日本一项研究发现,脑出血死亡率在高血压病人组比血压正常组高17倍,脑梗死死亡率约高出4倍,特别是无症状或没有控制好的高血压。2.2心
5、脏病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损害、心律失常、房颤及心力衰竭是引起CVD的主要危险因素,特别是缺血性CVD的危险。风湿性心脏病如房颤、瓣膜病变、冠心病及心脏黏液瘤等,发生CVD的危险较正常人高2倍。冠心病发生脑梗死的机会比无冠心病者高5倍。美国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何种血压水平,有心脏病者发生CVD的危险比无心脏病者高2倍以上。房颤是CVD的又一重要的危险因素,有房颤者CVD的危险性增加5倍。有效治疗心房纤颤可以预防CVD的发生。2.3糖尿病是缺血性CVD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发现3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发生CVD的危险比无糖尿病者高12倍。糖尿病患者CVD的
6、发生率比无糖尿病人群高2~3倍;42%的CVD患者有糖尿病病史。有研究报道,糖尿病可使CVD进展的危险增加19倍。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治愈率和显效率仅15%,病死率为20%;无糖尿病脑梗死治愈率和显效率为80%,病死率只3%。糖尿病引起微小血管、大中血管的硬化,是产生缺血性CVD的病理基础。2.4大量饮酒饮酒与出血性CVD呈正相关,出血性CVD比非饮酒者增加2~3倍,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非饮酒者的4倍,也是缺血性CVD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欧美一些国家,脑出血发生率约占所有CVD的10%~15%。而我国部分地区居民脑出血的发病率却高达40%左右,这与我国居民
7、饮白酒多有关。大量饮酒引起CVD的机制:①诱发心律失常;②诱发高血压;③增强血小板凝聚作用;④激活凝血系统;⑤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刺激脑血管平滑肌收缩导致脑血流量减少。刺激肝脏,促进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合成进而导致动脉硬化。2.5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多种有毒物质可刺激自主神经,使小血管痉挛、血氧含量减少、损伤动脉壁、影响全身血管和血液系统,加速动脉硬化,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促使血小板聚集等。经常吸烟是公认的缺血性CVD的危险因素,其危险度随吸烟量而增加。长期被动吸烟也可增加CVD的发病危险。2.6TIA与CVD相似,出现言语不清、肢
8、体运动无力、视力障碍、意识不清等。持续时间短,大部分症状持续时间小于15min,一般不超过1h,不用治疗自然就会消失,所以人们容易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