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性肉芽肿性病变

结肠炎性肉芽肿性病变

ID:40392819

大小:802.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8-01

结肠炎性肉芽肿性病变_第1页
结肠炎性肉芽肿性病变_第2页
结肠炎性肉芽肿性病变_第3页
结肠炎性肉芽肿性病变_第4页
结肠炎性肉芽肿性病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结肠炎性肉芽肿性病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61期读片窗黄碧娟2010-04-27简要病史性别:男年龄:43岁主诉:间歇游走性腹痛半年,加重发作7天现病史:缘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突发游走性腹痛,便后缓解,无向它处放射,随体位改变不能缓解,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腹泻时大便显稀糊状。平扫CT值约24-32HU动脉期CT值约39-55HU静脉期CT值约31-54HU诊断思路:1、有无病变2、病变的定位3、病变的影像学表现4、诊断与鉴别诊断161期读片窗答案医学影像科黄碧娟免疫组化(14940647)特殊染色抗酸杆菌、真菌观察记录表特染类型观察结果抗酸染色未找到抗酸

2、杆菌PAS染色未找到真菌PAM-Masson染色未找到真菌金胺O荧光染色未找到抗酸杆菌注释:1、结核病变的金胺O染色阳性率约40%,抗酸染色阳性率约30%。2、金胺O荧光染色和抗酸染色下对抗酸杆菌尚不能分型;抗酸杆菌绝大多数属于结核杆菌,极少数情况下可能是不典型分支杆菌或麻风杆菌。请结合细菌学检查结果进一步诊断。特染诊断:“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标本”:炎性肉芽肿。注:本例抗酸染色及金胺O荧光染色均未找到抗酸杆菌,但组织形态学不排除结核病变。请结合临床其他指标进一步诊断。18F-FDG原理18F-FDG是一种葡萄糖类似

3、物,当18F衰变时,湮灭辐射产生2个方向相反、能量为511KeV的光子,经过PET探测和重建,在横断、冠状、矢状面上清晰显示出FDG摄取增高的部位。18F-FDG主要反映细胞的能量代谢,肿瘤和部分炎性病变均能显示过度摄取。PET-CT将CT的高解剖学分辨率和PET获得的功能与代谢信息相结合,提高了诊断率。影像特点分析1、病灶定位:回盲部2、病灶影像学:PET显像:可见异常放射性浓聚CT表现:回盲部管壁弥漫增厚,形成软组织肿块,但肿块不够致密,病灶周边可见渗出,增强扫描略有强化3、综合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考虑炎性肉芽肿

4、性病变鉴别诊断支持肿瘤性病变的主要证据是:延迟扫描肿块仍呈高代谢,且SUV(SUV为标准化摄取值)值较前稍增大,其周边部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影不支持肿瘤性病变的证据是:管壁弥漫增厚,形成肿块不够致密,更重要的是病灶周边可见明显渗出性改变。若病灶周边淋巴结能见到环形强化,更支持炎症性病变箭头所示为:渗出表现2h延迟扫描PET显像仍可见异常放射性浓聚,SUVmax11.3,其周边部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影SUVmax9.8鉴别诊断肠结核:好发部位:回盲部原因:进入回盲部的肠内容物停留时间较长,而且这部分肠管逆蠕动较强烈,容易引起

5、局部组织机械性损伤,使肠道内的结核杆菌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接触肠粘膜而发生感染。鉴别诊断肠结核:影像表现:多为肠壁环形增厚,少数见盲肠内侧偏心性增厚回盲瓣增厚,可呈肠道跳跃性改变,增强扫描后呈均匀强化鉴别诊断淋巴瘤:好发部位:回盲部影像表现:一长段肠管弥漫增厚,管腔狭窄,病变多向肠壁内、外发展,但少数以向肠腔内发展为主。肿块密度较均匀,坏死液化少横8字征:对回盲部淋巴瘤的定性有一定特异性(回肠末端、回盲瓣淋巴滤泡较多,回盲瓣淋巴瘤常跨越回盲瓣延伸至回肠末端,呈横8字,易引起肠套叠)较少直接侵犯周围组织器官鉴别诊断阑尾

6、脓肿:CT表现:该区片状或块状阴影,边缘模糊病变内有气体影及钙化较有特征淋巴结肿大少见有时可见盲肠及回肠末端受推移鉴别诊断Crohn’s病好发于回肠末端,小肠、结肠可同时发病受累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呈多节段性、跳跃式分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