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387533
大小:33.5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01
《小学语文135教学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135课堂教学模式解读一主线三阶段五环节问题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情景导学提出问题达标延伸约15~20分钟自主学习尝试解决讨论交流合作解决表达汇报共议交流巩固达标拓展深化约5~10分钟约15~20分钟在“单元整体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现在小学语文每一单元的教学将顺次进行:单元导读——精读课——略读课——单元整理课——拓展链接课——习作指导课——习作讲评课。在“精读课”和“略读课”的教学时,要达到“初读课文——观其貌”的教学目标。所谓的“观其貌”就是让学生直面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
2、、故事情节、叙事结构等进行审美感知和初步把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凭借着自己的心智和阅读经验对文本进行直接的审美感知,达到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就是对全篇语言文字的感知,这是理解课文的基础,需要通过初读全文来实现。初读全文中的感知是多方面的:一是把握全文大意,知道写了什么;二是捕捉最重要的信息,如题目含义信息、开头结尾信息、段落层次信息、主要人物事件信息等;三是疏通生字词,读顺词句段。教学案例:词语串连,有效概括文本内容。在对文本主要内容的概括上,学生往往容易在繁杂中迷失对文本的主要
3、表述。因此,教师帮助学生罗列几个关键性词语,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可起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如教学《西门豹》一课,教师是这样通过词串帮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出示三组词: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年年闹旱灾12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磕头求饶明白真相开凿渠道灌溉庄稼读第一组词,想象: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这是哪里的状况?谁看到的?告诉学生这是故事的起因。读第二组词,这些词都在写什么?哪些人如此害怕?他们害怕什么?告诉学生这是故事的经过。读第三组词,用这些词说说故事的结果。最后请学生把这三部
4、分连起来说说。这三组词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连词成句,不仅帮助学生激活了这些词语,提高了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又有效地推进了阅读活动。下面就新授课的五环节进行解读:环节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1.学习目标:一是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二是设置核心问题,切入本节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达到激发学生想学的目的。2.操作要领:(一)情境的创设:这一环节要通过情景导学,激发阅读愿望。“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篇课文的教学能否成功,教师的情境创设很关键。创设情境的方式方法要
5、灵活多样,要紧紧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紧扣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或引导学生链接已学过的文章,或联系生活体验,或围绕所学的新文本话题,或关注初读时的整体感知,或在复习新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等,总之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或经历感受,做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起学生读书的愿望。情境创设不必花太多的时间,描述一幅画、讲一个故事、述说文章背景、播放一段声音或音乐、几句饱含激情的话语等,都可以创设情境,目的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用激情渲染氛围案例——
6、《钓鱼的启示》师:同学们坐得真端正,一看就知道是守纪律的好学生,冒昧地问一下,老师不在的时候,你们有没有违反过纪律?生: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师:老师欣赏你们的坦诚和勇敢,但是更提倡大家向刘洋和高敏学习,12学习她们在老师不在的时候,也能遵守纪律,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自律”,那同学们要做到“自律”这两个字容易吗?生: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可能说不难,有的同学,特别是好动的学生可能觉得比较困难。师:是啊,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愿意按照自己的想法随心所欲的做自己做的事,可是我们要注意分清对错
7、,如果明知道做得不对还要去做,不能自律就不好了。那么,今天老师就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美国的著名建筑设计师,在他的生活中,他就时刻严格自律,从而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信任。可是他的自律精神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秘诀?生:想 师:好,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穿越时空,一起回到他的小时候,看看这位美国著名设计师小时候的经历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钓鱼的启示》。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导入新课,自然引出“自律”,并使“自律”贯穿全课,激发了学生的语文激情,这样我想学生学习下面的课文时,
8、热情会更高一些,为学习文章做好了铺垫,因此,请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激情吧。(2)设悬念启迪思维 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设置悬念应生动形象、简洁鲜明。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如教《狐假虎威》一课时,我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学生答:“这还用问?当然狐狸怕老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