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313890
大小:30.49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7-30
《135课堂教学模式讲座 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转变观念、革新模式、着力打造高效课堂-----135课堂教学模式专题讲座上堡子小学王文安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课改工作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推进我校课改,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我校制定了《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一三五”课堂教学模式,现将其具体内涵及操作方法在这里与同志们共同商榷。一、课程改革方案(一)组织领导: 组长:王文安 成员:徐向千、朱娜、方水淼、王雁、张永新具体分工:王文安负责制定课改实施方案,领导语文组,徐向千领导数学组,王雁、张永新具体负责安排两组实验工作开
2、展,方水淼搜集整理各类信息、积累资料。(二)目标及任务:1、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1)、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教育行为得到转变,新课程理念得到树立,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2)、实现开放、互动、高效的适应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2、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1)、学生学习方式实现多样化、个性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18(2)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3、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除了要用好新教材外,还应适应新的要求,开发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校本课程,以课程开发为突破口,真正实现教师不仅
3、是教材的利用者、执行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的课改目标。(三)基本内容1、“一三五”课堂教学模式初探抓住一个中心:先学后教开发两大模块:预习课 展示反馈课预习课:明确学习目标、自主合作学习、预习检测、问题反馈。展示反馈课:以学生为主体,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突出三个特点:课前预习:教师指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集中展示:用各种形式展示交流学生的学习成果。当堂训练:面向全体,促进学生不良习惯的转变。落实五个环节:其流程为:“情境引入、提出问题——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巩固练习,组内 互助——课
4、堂总结、达标测试。2、预习课的具体要求:教师方面18一要有明确具体的预习目标。预习目标是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的具体分解,是检查学生预习成效的依据和标准,也是学生预习必须完成的任务。二要有预习提纲(预习题)。预习提纲(预习题)是指导学生高效预习,完成预习任务的具体措施,一定要含盖学习内容(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一定要指向预习目标的实现。三要有预习方法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具体的预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实现预习目标。四要有科学合理的时间分配计划。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和难易程度将预习课划分为四个时段
5、:第一时段用于学生个体独立自学思考,努力完成30%的预习任务。第二时段用于小组合作学习,努力完成第一时段完不成的预习任务。第三时段用于预习检测。第四时段用于各小组筛选和设计展示题和展示方法。这些时间安排在备课时就要预设好。五要有督促、检查的具体措施,如学习小组之间怎样竞赛,怎样评比,学习小组内部如何激励等,都要在备课上预设好。六要有培优、补弱的具体措施。3、展示课的基本要求教师方面:1)根据预习情况,预设展示目标。预设的展示目标要求既要有内容方面的要求,又要有形式方面的要求,难易要适度,表述要具体简明。182)、展示内容的设定。
6、要注意引导学生展示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展示普遍性、代表性、典型性的问题,不能把所有的预习成果都拿来展示;要引导学生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展示。3)、展示的组织形式。各小组按什么顺序进行展示,小组与小组之间怎样过度,衔接,时间如何控制等问题都要事先预设。4)、展示指导问题。如何组织引导学生对各组展示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补充、点评,教师怎样发挥指导作用等,都应有所预设。5)、反馈。反馈的目的是复习巩固学习内容,落实学习目标(教学目标),让优生拔高,差生达标。展示课教师的讲解释疑时间一般掌握在10分钟以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纠偏、点评、总结、
7、释难。学生方面:1)、主动预习,自觉拟定学习目标。2)、独立思考,主动提出问题。3)、梳理知识、方法与技巧,认真做好预习笔记。4)、积极参与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耐心帮助他人,别人发言时要专心听讲,做好纠错工作。学生按展示目标采用多种方法实现展示。4、课堂教学操作的基本要求:(1)、落实“三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2)、倡导“三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3)、鼓励“三动”——动脑、动口、动手;18(4)、实现“三会”——会学、学会、会用;(5)、发展“三维”——认知、情感、技能。5、课堂教学评价
8、的基本要求:(1)、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2)、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主;(3)、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为评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4)、由评师生的交流互动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5)、由评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