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文档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文档

ID:35343604

大小:54.0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3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文档_第1页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文档_第2页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文档_第3页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文档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县域集体备课后的数学课堂模式为了加强对高校课堂的推进力度,教研室于4月22日在县城的三所学校组织了各科的县域集体备课,共同商讨一节课的导学案的制作和操作过程,最后由一名教师进行实践操作。在活动最后我们分析了课堂存在的问题,并研讨了今后的课堂操作模式,供大家参考。关于数学课堂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独学部分如果在课下完成,不能保证质量;如果在课上完成,则时间不够用。二;展示课变成了学生将前一天的导学稿抄在展板上逐一给学生对答案。三:群学与小展示不扎实,有假象。四:达标环节形同虚设。以上造成的结果是:1、双基得不到

2、落实,差生更差。2、忽略了数学原来的本质特征,没有了即兴的思维训练。优生思维能力不能得到提高。针对目前状况,通过集体研讨,商定数学课按以下模式进行:—新授课,两课时第一课时新知探究课,课型就是预习+展示,重在预习。第二课时新知应用课,课型就是展示+提升,重在展示。具体解读:第一课时,新知探究课设置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知识链接,以本节内容息息相关的比较简单的三个小题让学生热身,时间控制在3分钟,和第二个新知探究环节一起进行独学.第二个环节是新知探究,是本节课的重点,时间设置自学25分钟(独学约15分钟,对学群学

3、组约10分钟),展示10分钟(重点和错点展示)•本环节的内容设置依靠教材,但要活学活用教材,体现探究的梯度和思想方法,依据中考23题的模式进行设计,比如设置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类比归纳、应用拓展等模块•新知探究后紧跟简单的新知应用,目的在于理解和巩固新知,以小题为主.第三个环节是达标检测,可设置对新知探究过程考查的小题,和新知结论的直接理解题目。也是3-5个小题。时间5-8分钟。本课时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探究能力,所以能借助新知探究的背景进行学习又获得新知已经是很成功了,所以应用

4、部分一定要基础,简单。当然给好学生设计1-2道提高题是分层教学的任务了。第二课时新知应用课也是设置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知识链接,是上节课探究的结论及简单应用,让学生热身,题目个数设置3个,时间控制在3分钟,和第二个环节一起进行独学.第二个环节是典例提升,是本节课的重点,时间设置自学10分钟(独学约5分钟,对学群学约5分钟),展示20分钟.落实笔头10分钟。这部分内容可设置1-2道例题,让学生独学时分析思路,有思路后即可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并进行大展分工,主要是说思路、方法、关键点、关键步骤、变式拓展等,学生

5、听明白后立刻落实笔头,不明白的再进行讲解。第三个环节是达标检测,设置和例题的思想方法一致的一道题目,时间5-8分钟。评分标准是思路清晰、方法简单、书写有条理。本课时重在培养学生看到题目后的思考方法,重在对例题的分析与方法的提升,落实笔头的层次不会整齐,一定要收取导学案反馈。以上时间都不是绝对的,看学生活动的情况及时调控课堂。比如导课和目标需要的1-2分钟一定要精炼,整理导学案的时间都没有预设在其中等等实际问题都要随课堂的具体情况而定。二复习课,两课时第一课时以题带点,梳理知识。重在自学。第二课时典例提升、方法

6、引领。重在展示。第一课时,以题带点,梳理知识。设置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基础训练,可以针对本章知识点出10-20个基础小题,让学生自学20分钟,找出不会的和最典型的进行展示约10分钟。第二个环节,知识梳理,针对上面的小题或翻阅教材完成约10分钟,典型的可板展,或小组内轮换交流。第三个环节,达标检测5分钟。本课时重在知识的回顾与梳理。以自学为主。第二课时典例提升、方法引领。也是设置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知识链接,是对上节课知识梳理的简单回顾的小题,也可是上节课的错题回顾,时间控制在3・5分钟。和下一个环节一起进

7、行学习。第二个环节是典例提升,是本节课的重点,时间设置自学10分钟(独学约5分钟,对学群学约5分钟),展示及落实笔头25分钟。这部分内容可设置1・2道例题,让学生自学时分析思路,有思路后即可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并进行大展分工,主要是说思路、方法、关键点、关键步骤、变式拓展等,学生听明白后立刻落实笔头,不明白的再进行讲解。第三个环节是达标检测,设置和例题的思想方法一致的一道题目,时间5・8分钟。评分标准是思路清晰、方法简单、书写有条理。也就是说本课时和新知的第二课时雷同。重在培养学生看到题目后的思考方法,重在

8、对例题的分析与方法的提升,重在展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