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学期初教材教法报告

七上学期初教材教法报告

ID:40384945

大小:315.0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8-01

七上学期初教材教法报告_第1页
七上学期初教材教法报告_第2页
七上学期初教材教法报告_第3页
七上学期初教材教法报告_第4页
七上学期初教材教法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上学期初教材教法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活在社区里个人生活的环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特色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人类生活的环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中国人生活的环境社会生活的变迁人们生活的历史走进社会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生活的规则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规范走向富足的文明生活身边的经济生活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个人的文化生活个人和社会生活的时空个人和社会生活的领域我们生活的世界社会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在社区里我的家在哪里多种多样的社区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识别不同的社区往来在区域之间区域社区的分类、规模与特色地图的分类、选择与应用从社区看我家在社区中生活地图社区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人地关系海陆与人的关系陆地自然环境陆地人文环境人与

2、陆地的关系人与海洋的关系地形多样气象万千人种国家和地区海陆分布状况世界自然景观的差异国际合作区域合作经线、纬线、经度、纬度从地球仪上看世界中国人生活的环境自然环境国土与人民人文环境地形季风河流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区域特色与交流地形多样环境各异区域差异游历华夏体验自然环境感受风土人情世界不同地区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平原山区傍水草原沙漠稻作文化机械化耕作牧场梯田山谷湖畔沿海水上都市牧场草原文化地下资源地下水石油国地制宜国际都市城市建设艺术之都城市的特点生产方式日常生活的差异人们生活的历史区域的变化衣食住行文字书籍的变化人类社会的变迁历史的载体纪年时间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文献实物口述资料

3、收集资料,探寻历史第一手资料第二手资料探寻身边的历史第五单元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课程标准1—3尝试从不同种类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社会信息。教学目标1、学生阅读地图,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不同比例尺的地图。2、学生阅读地图,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不同类型的地图,并从图上获取信息。结构分析本课围绕地图展开,地图是学生认识社会的基础和前提,阅读和运用地图的技能是开启地理空间的一把钥匙。教材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尝试解决问题,从而将这些有关地图的技能和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课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地图可看作是对第一课比例尺教学的补充,扩充地图的知识,要求学

4、生学会阅读地图。第二部分用地图介绍不同种类的地图及用途,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地图,开动脑筋,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地图对人们生活的意义。教学设计[导入]先向学生展示一些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湖北政区图》,让学生明白不同地图按照表示的范围来看是多种多样的。然后再出示《中国地形图》《中国交通图》《中国气候分布图》等,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图表示的内容来看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后归纳出地图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或者,先让学生自己说说看到过哪些不同种类的地图,得出地图种类繁多的特点。提问:地图种类繁多,不同的地图承载了不同的信息,那么,我们如何去选择合适的地图呢?[选择合适的地图]1、引导学生观

5、察1—11A,1—11B,仔细观察,看看有哪些异同?(都有台湾、图幅大小一样;但详略程度,表示的范围和比例尺不同,进一步探究会发现其根本的不同是比例尺大小的不同)。得出结论: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2、再举几个例子,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比例尺的地图。[巧用地图]情境1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观察1—12,设计从北京到杭州的最短路线。(从北京到杭州有多少种走法,沿线经过了哪些城市?然后比较一下哪一处走法最合适?)北京——株州——杭州京泸线沪杭线北京——南昌——杭州京九线浙赣线北京——上海——杭州京广线浙赣线2、根据1—13,设计出在杭州市的游览景点。(假如是一日游怎样安排景点

6、?二日游呢?注意不走重复路)一日游: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岳坟玉泉灵隐寺二日游:三潭印月雷峰塔平湖秋月岳坟玉泉灵隐寺虎跑六合塔。情境2教学建议1、可将等高线地形图恢复成立体图,便于学生理解等高线的疏密与地势陡缓之间的关系。2、根据上图,提出以下问题。从山麓到山顶怎样才能使爬山的距离最短?如果从登山出发点出发,怎样走既近又安全?情境3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根据图1—15的插图确定张家界风景区所在的位置。2、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作为引导。a.你准备从哪儿进?从哪儿出?b.共有两天的行程,选择哪个饭店最合适?c.大致确定两天分别要游览的景区?d.具体确定每天的旅游的景点?学生分小组讨论,拿出小组方案,要求

7、到前台展示自己设计的旅游线路,最后让学生一起来评比,哪个方案最好?理由是什么?情境4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阅读1—16,看图例所代表的不同含义2、根据上图,提出以下问题。a.1949年前的非农业用地是怎样分布的?有什么特点?b.1985年前的非农业用地与1949年前的非农业用地相比,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c.1985年后非农业用地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课堂小结作业:1、要求学生收集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